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将单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33例设为A组,将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用治疗的33例设为B组,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6%,A组为81.81%,对比可知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A组为24.24%,对比可知,B组不良应率明显更低,P<0.05,差异明显。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同时给予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用药后患者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他汀类;心血管药物;冠心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苏建文.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80-181.
0引言
冠心病属于临床多见心脏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患者过度劳累,且情绪波动过大,病发后大部分患者均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工作,若疾病显现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发展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心血管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甚至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方案急需改进[2]。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讨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于下文中作出详细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将单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33例设为A组,将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用治疗的33例设为B组,A组患者有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在44-84岁,平均
(62.35±4.32)岁,患病时间6-37个月,平均(22.13±5.34)个月;B组患者有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85岁,平均(63.39±4.68)岁;患病时间7-38个月,平均(23.43±5.67)个月;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已将合并有严重器官疾病者排除;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者排除;肺部患者有疾病者排除;精神方面存在障碍者排;呼吸道疾病者排除;此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作下一步对比分析。
1.2方法。A组单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具体为: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该药物的国药准字为J20130078;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药物规格为100 mg×30片),初始服用剂量为300 mg,嚼碎之后再吞下,加快药物吸收速度,之后每天口服200 mg,持续治疗3个月。B组患于A组的基础上再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具体为:让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片(该药的国药准字为H20093910;由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药物规为:10 mg/片),被始服用量为10 mg/d,每天的最大用药量不得超过40 mg,于晚间顿服,持续用药3个月。
1.3指标观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效果评定为:经治疗,患者的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心脏功能正常,硝酸甘油的使用量显著减少为显效;经治疗,患者时常出现心绞痛,心脏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经治疗,患者心绞痛和心脏功能均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96%,A组为81.81%,对比可知,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差异明显,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B组患者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3.30%,A组为24.24%,对比可知,B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更低,P<0.05,差异明显,如表2所示。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其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机体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和血管腔狭窄,致使患者的心肌发生坏死、缺氧以及缺血现象,最终引起心脏病。冠心病早期无典型症状,但病情进展后,患者会产生恶心、呕吐、发绀、血压降低、出汗、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和心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3]。相关研究显示[4],引发冠心病的最主要病因是患者机体中的血脂发生异常,临床表现为高血脂症状,症状发生初期,患者会产生冠状动脉硬化,致使其心肌供血量不足。而在冠心病的影响下,患者的血管壁中会产生过量的沉积物质,导至血管中的血液流通受到阻碍,长此以往患者的血管壁弹性会持续降低,血管壁越来越脆弱,进而对其机体中的血液正常流通造成严重影响。且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冠心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升高,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一直是临床上重点研究的课题。当前,临床针对冠心病,还是以心血管药物为主,比较常见的有硝酸醋类、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血管堵塞情况进行改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有大量研究显示,采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其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例如比较常见的辛伐他汀药物,该药进入患者机体后可以对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减少还原酶产生,可有效降低患者体的内胆固醇含量,达到平衡其机体脂质代谢的目的,使得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降低血小板聚集,让患者的粥样斑块处于稳定期,进而降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6.96%明显高于A组81.81%,而不良反应率3.30%则明显低于A组的24.24%,P<0.05,这一结果与于淼等[6]人给出的研究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这一结果基本一致,就表明采用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可对患者的心绞痛、头晕头痛等各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而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且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书.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4):32.
[2]王越.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20-121.
[3]杨君.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84-85.
[4]劳荣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冠心病PCI患者心肾功能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0):62-65.
[5]于淼,徐磊.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4):135-136.
[6]石永光.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6):100-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