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翼状胬肉患者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眼科2018年收治的拟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37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措施治疗,对其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例数等数据均令人满意。结论对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在制定治疗措施的时候可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作为首选方案,修复时间短,复发情况也可严格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修复时间;复发
本文引用格式:王阳.翼状胬肉手术治疗37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21,123.
0引言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是指人体的球结膜还有相关纤维血管组织发生了进行性增生变化,整体呈现出三角形,对角膜存在慢性退行性的侵袭变化,为眼表疾病,因其病灶和昆虫翅膀相类似而命名[1]。翼状胬肉常见于鼻侧的球结膜,部分则发生在颞侧。当翼状胬肉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对角膜造成持续性的侵袭甚至有的侵袭范围进入到瞳孔区域,会对视觉造成严重影响,需应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2]。对翼状胬肉当前手术治疗方案有多种,本院在选择治疗措施的时候除了考虑疗效,还想尽量减少相关操作可能对患者机体的伤害,且还要满足远期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后选择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方案,效果突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本院眼科2018年收治的拟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37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有37只患眼。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在22~79岁,平均为(43.1±5.8)岁。有4例患者为复发性翼状胬肉,1例患者合并睑球黏连。所有患者病灶所在位置均于眼球鼻侧。
纳入标准[3]:①有明确的手术指征;②病灶对角膜缘之内的侵袭范围超过2 mm;③术前均接收各项常规检查确认并无相关禁忌证。
排除标准:①合并干眼;②合并眼表炎症;③合并泪道疾病;④合并青光眼。
1.2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眼睛视力、眼压、眼球活动度、眼前段照相等各项检查。术前3 d对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滴眼4次并在手术治疗前1天为患者冲洗泪道。所有手术均在眼科显微镜辅助下完成。
手术过程:正式开始手术之前的20 min给予患者奥布卡因滴眼液,需要滴眼3~4次,在手术准备室对患者应用无菌注射液,然后对患眼的结膜囊进行冲洗,平卧在手术台。为患者应用常规的消毒铺巾处理,尽量将手术野暴露,在撑睑器的辅助下将患眼撑开,表面麻醉后追加剂量为0.2 mL利多卡因注射液(2%)[4],对病灶结膜下完成浸润麻醉,确认麻醉效果满意后使用有齿镊夹将胬肉的头部夹起,划开胬肉头部的外方前层,钝性分离胬肉组织,将存在于结膜下方的肥厚组织剪除然后清理巩膜表面,在此过程中不要损害内直肌。与角膜表面相紧贴,将胬肉的头部剪除,确认存在于表面的残余粘连病变组织已经彻底被清除。对手术操作的巩膜区域应用烧灼器进行止血处理。让患者患眼尽量往鼻子下方转动,将颞上方结膜区尽量暴露出来,使用有齿镊尖端在缺损区域的相关面积做出标记并对其应用剂量0.1~0.2 mL的利多卡因(2%)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将带有角膜缘组织的结膜瓣剪下,注意并不带上眼球筋膜,让结膜瓣的上皮面往上,带干细胞的角膜缘和角膜缘的缺损区域相对齐并确认其余的结膜缘能够保持贴合,尽量覆盖到缺损区域,使用10-0缝线进行植片的对位缝合,整个缝合过程要穿过浅层巩膜。手术完成后对患者患眼光感进行检查,在结膜囊里面将典必殊眼膏涂上,手术完成后对患眼进行加压包扎[5]。
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要住院观察,时间在3~5 d。隔天换药,在3 d后更改为无菌纱布对患眼进行遮盖,术后的2周每天对患者应用典必殊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4次,在晚上涂抹典必殊眼膏。
1.3治愈标准
手术完成后相关区域的结膜保持平整,并无存在肥厚、充血的情况,角膜创面无发生新生血管侵袭、增生结膜组织侵袭情况,对上皮面检查后覆盖完整,表面光滑[6]。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1周内均出现水肿充血情况,程度不一,但对手术整体预后质量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治愈率达到100.0%。
对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进行平均6个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所需平均时间为(6.7±1.9)d;随访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7%。
3讨论
翼状胬肉是户外工作者相对常见的眼科疾病,该发病机制当前认为是由于气候、烟尘、紫外线等严重刺激使得眼部的局部DNA出现受损,同时角膜缘屏障功能下降从而诱发疾病。翼状胬肉是和肿瘤生长相类似的紊乱过程,翼状胬肉早期阶段并无典型临床症状或者仅有轻度的不适,有多次复发的特点,会导致出现眼球活动受到限制、眼睑粘连等情况,对于患者的外观、正常生活等都会有所影响[7]。
对于已经对角膜造成侵袭或者治疗后反复发作的翼状胬肉,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方案治疗,传统手术无论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以及康复所需时间等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提示了接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患者无论是疗效、侵袭程度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数据均令人满意,角膜缘干细胞广泛的分布于角膜缘基底层Vogt栅栏里面,作用是保持上皮的稳态微细胞,并对角膜受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8]。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常用于治疗角膜溃疡、翼状胬肉等,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由于来自受体本身,因此不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甲亢角膜边缘的屏障功能恢复速度,对血管新生也有突出的抑制效果,更重要的是有研究[9]提示该治疗手术对于术后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对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在制定治疗措施的时候可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作为首选方案,修复时间短,复发情况也可严格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颖维,蔡莉,费霏,等.全角膜羊膜覆盖和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用于较大翼状胬肉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78-181.
[2]卢参成.两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8):143,149.
[3]刘建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7,12(1):120-122.
[4]Fonseca EC,Rocha EM,Arruda GV.Comparison among adjuvant treatments for primary pterygium:a network meta-analysis[J].Br J Ophthalmol,2018,102(6):748-756.
[5]李梦琪,李璇.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0):1490.
[6]Keklikci U,Celik Y,Cakmak SS,et al.Conjunctival-limbal autograft,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nd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for primary pterygium[J].Ann Ophthalmol(Skokie),2017,4(15):296-301.
[7]王金华,伍志琴,苏凡凡,等.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合并结膜囊肿[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6):1143-1146.
[8]PDF(K).Correction:Geographic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terygium: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 Open,2017,7(12):3787.
[9]章爱武,应文闯,陈士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2):18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