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为研究对象,对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精细化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医院门诊工作质量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门诊平均候时间、单方调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人日调剂量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药房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了错误发生率。
关键词: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赵庆博.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53-254.
0引言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配药、发放药物、药物咨询等工作,并且伴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医院的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中一线的服务型窗口,必须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进而减少药房的出错率。在现阶段,传统的门诊药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医院药房门诊实际管理需求,必须要运用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精细管理方式,进而全面提升药房工作质量[1-2]。为了进一步研究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为研究对象,在这两年中,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未发生任何变动。门诊药房中共有22名工作人员,年龄范围为23-47岁,平均(35.0±12.0)岁,其中大专学历8名,本科学历11名,其他学历3名;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P>0.05,均衡性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门诊药房实施常规管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内容为:
(1)目标管理:对医院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目标在与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并强化门诊药房医师的服务意识,使其更加专业、高效地工作,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工作。
(2)人员管理。①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结合门诊药房工作实际情况,按照“精、准、严、细”的要求,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并实施一岗一责、责任到人、设置奖励制度等。同时,结合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药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②新老药师搭配制度。在进行员工管理的过程中,可实施新老药师相互搭配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老药师的经验,新药师的创新精神,双方取长补短,全面提升药房管理的水平;③技能管理:对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不断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进而不断提高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3)药品管理:①出入库管理:在对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之后,在验收过程中,必须要对效期、批号、资质等进行详细的检验。同时,设置转岗对药品进行复查,并严格填写检查报告;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应及时进行上报;②药品养护和摆放:对于包装一致的药物进行分开存放,并张贴相关的警示标志;在每一个季度都应对药品进行专门的养护,检查其是否存在污染、变质、变色等现象。
(4)窗口、药品排布管理。门诊药房应结合各个科室具体的用药习惯,对公共科室药品以及专用科室药品进行分类排布以及管理,并设定相应的窗口,进而缩短药品的审核时间,以减少差错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从每人日调剂量、门诊平均候时间、单方调剂时间对门诊药房工作效率进行分析。从盘点错误、拆零药品不当管理、分散装量差错、拆零药品损坏、拆零药品变质对门诊管理质量进行分析。分别于实施前后,选取2000张药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门诊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算结果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算结果以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药房工作效率对比。如下表1所示:实施后,门诊药房每人日调剂量高于实施前,门诊平均候时间、单方调剂时间低于实施前,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施前后药房工作质量对比。如表2所示:实施后,门诊药房盘点错误、拆零药品不当管理、分散装量差错、拆零药品损坏、拆零药品变质评分均低于实施前,五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前后调剂差错发生率对比。实施前,药名差错42次,数量差错39次,剂型差错28次,规格差错32次,其差错率为7.05%;实施后,药名差错1次,数量差错1次,剂型差错0次,规格差错2次,其差错率为0.2%;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χ2=7.254,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燃而,门诊药房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药房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制约了整个药房工作质量,甚至对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形象等产生了严重的而影响,可以说,在现阶段中,门诊药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现代管理需求,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而全面提升门诊药房管理水平[3]。
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初源于上个世界50年代,主要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集约化管理,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切实结合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以“患者为中心”,对门诊药房中的拆零药品、人员、窗口、药品排布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并规定相关的业务流程,使得门诊药房管理更加精准、细致和严格,进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良好的门诊药房服务工作,减少了门诊药房中出错率,进一步减少了医患矛盾现象的发生情况[4-5]。
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对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错误发生率大大降低。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减少了差错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迪超.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4):561-562.
[2]姜云,乔春凤,马慧艳,等.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2):41-42.
[3]宋玉敏.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62-163.
[4]王莹,翟文勇.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9):102-103.
[5]钱昌胜.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189+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