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足月新生儿50例,根据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亚低温组患儿25例,对照组患儿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24h、72h分别进行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循环系统(平均动脉压)的监测,并由专业人员在患儿出院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在各个时间点进行患儿生命体征指标以及平均动脉压的监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儿出院时进行NBNA评分的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亚低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亚低温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更短,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能够对患儿的神经功能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儿的疗效以及预后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素红,赵燕,郑方敏.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363-364.
0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ly,HIE)是一种脑损伤疾病,围产期发生窒息为主要致病原因,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残疾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诸多动物实验证实,亚低温能够保护窒息后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损伤,这也使得亚低温治疗措施在HIE患儿中有了更多的应用[3]。实施亚低温治疗期间加强新生儿监护十分重要,并且要对患儿实施全程连续性护理。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HIE患儿(均足月)共50例,探讨了亚低温治疗措施在此类患儿中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HIE患儿(均足月)共50例,患儿病情均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根据患儿接受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亚低温组患儿25例、对照组患儿25例。组间一般资料十分均衡(P>0.05),对照研究价值较高。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疗法,给予亚低温组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方法如下:患儿出生6 h内,CT检查无颅内大量出血,实施头部头部亚低温治疗,在患儿头部裹上降温帽,使用半导体体循环水降温仪,水温在6℃-12℃,前额正中位置固定好皮温探头,控温标准为直肠温度,使体表温度位置在33.5℃左右,,肛温维持在34.0℃左右,并保持72 h。对患儿的呼吸、心率等进行监测。降温持续72 h后停止降温,让患儿体温自然恢复,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暖箱或是远红外线辐射帮助患儿复温,使其温度达到36.5℃左右为宜。对照组患儿不接受亚低温治疗,其余各项治疗措施两组完全一致。两组患儿家长均对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护理方法
1.3.1监测体温
进行降温之前,调整降温仪温度为34.5℃,降温感受器插入到患儿的直肠5 cm左右,固定在大腿内侧,对直肠温度进行持续监测。在30-120 min后患儿直肠温度可以降至34.5℃,之后维持72h,且直肠温度监测应当持续。72 h后将降温设施去除,直肠温度自然复温,并持续监测,将温箱调整到室温,每小时调高0.5℃,让患儿体温逐渐恢复,在24 h后能够达到36.5℃的正常体温,维持72 h。亚低温组24例患儿,24例治疗顺利,1例患儿呼吸困难需要接受呼吸机治疗,将其排除。
1.3.2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
对患儿住院期间四肢末梢循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观察皮肤血液情况,给患儿进行翻身按摩,并使用专业手法进行拍背等,让患儿的体温维持在治疗需要的理想状态,防止过低。另外需要供给热量,防止发生硬肿症,并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
1.3.3神经系统监护
要对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主要靠其意识变化、瞳孔变化、反应情况、四肢肌张力情况、自主活动情况、是否发生惊厥等,并认真记录,积极对症处理。
1.3.4循环系统监护
低温情况下,患儿心率会减慢,血压会降低。治疗中使用心电监护仪,患儿心率应当维持在95-110次/min,并每小时自动测量1次血压,保持35 mmHg以上的平均动脉压,对于心率在90次/min以下,平均动脉压在35 mmHg以下的患儿,可以给予静脉输注多巴胺5g/(kg·min),以便改善患儿循环,如循环仍不能改善,要及时退出治疗。
1.3.5呼吸系统监护
低温状态可能导致患儿发生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呼吸减慢等,为此,对呼吸的情况应当密切监测,并加强翻身拍背,维持正常呼吸。
1.3.6消化系统监护
患儿窒息缺氧会导致消化道缺血缺氧的情况发生。进行亚低温治疗时,哺乳应当适当延迟,24 h内均匀给予静脉营养的输入。同时对患儿的腹部体征、消化道症状等进行仔细观察。低体温状态会导致患儿的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因此应当对患儿排便情况加强观察,防止发生胃潴留,可通过按摩患儿腹部促进排便。
1.3.7泌尿系统监护
新生儿窒息也会损伤肾脏功能,导致发生皮肤水肿、少尿等症状,可以遵医嘱给患儿使用利尿剂。另外通过实施膀胱按摩也有利于促进患儿治疗后的自主排尿。
1.4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2 h对入选50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实施监测,并进行组间对比。出院时由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NBNA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各项研究数据资料录入到S PS S 20.0系统实施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监测时点心率、呼吸、SpO2、MAP比较
经过统计对比,两组患儿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小,P>0.05。
2.2两组NBNA评分及平均住院日的比较
在出院时NBNA评分方面,亚低温组明显对对照组更高,在住院时间方面,亚低温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会使得发生脑部缺血缺氧情况,从而损伤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动物研究显示,体温降低会使脑部耗氧率减少[4]。作为治疗新生儿HIE的一种新方法,亚低温治疗中将直肠温度维持在34.5℃左右,达到脑保护的作用[5,6]。
本研究中有25例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其中1例患儿发生呼吸困难,实施呼吸及治疗,另外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亚低温治疗。进行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和72 h后的心率、呼吸、SpO2、MAP等指标对比,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的NBNA评分亚低温组明显更高,且住院时间方面,亚低温组明显更短。这说明亚低温治疗能够对神经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且不会增加患儿的脏器、系统损伤,该治疗安全可行。
另外,实施亚低温治疗期间,也应当加强护理,主要应当做好患儿的临床监护,并做好营养支持、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促进患儿更好的生长发育,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修复[7,8]。
综上,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对患儿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做好临床护理,能够促进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姜春明,于畅,米延.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自由基影响的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01,8(4):217-218.
[2]高妙.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4(25):189-190.
[3]王长芹.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5):6-9.
[4]于新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2例血糖动态监测及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8)18:53.
[5]赵丽萍.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9):57-58.
[6]刘立晔.单唾液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4):42-43.
[7]殷淑凤.护理综合干预对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21):164-165.
[8]安毅,郝树磊,侯秀玲.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7):792-7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