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鼻饲液温度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状态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3 13:5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鼻饲液温度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以此间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鼻饲液温度39℃-40℃)和研究组(鼻饲液温度30℃-31℃)。分析不同鼻饲液温度对病人亚低温状态的影响。结果相对比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少,P<0.05;相对比鼻饲前,鼻饲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小P<0.05,肛温及颅内压变化大P>0.05。结论相对比鼻饲温度39℃-40℃,30℃-31℃的鼻饲温度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状态影响小,更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鼻饲温度;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状态

本文引用格式:刘婷婷,郎彬彬.鼻饲液温度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状态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60-61.

0引言

亚低温状态是指临床中物理降温所用方法,确保病人体温保持低温状态,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不过就目前的亚低温临床治疗情况来讲,其虽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但是亚低温状态下的各组织、机能出现迟缓现象,导致机体各项功能无法按照正常指标发挥[1]。因此,本研究以收治的病人为对象,给予30℃与38℃鼻饲液温度控制,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随机抽取66例于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年龄65-78岁,平均(71.54±6.21)岁,患者男女分别占据19例、14例,住院时GCS评分4-6分,平均(5.02±1.02)分;研究组33例,年龄66-78岁,平均(72.04±6.25)岁,患者男女分别占据18例、15例,住院时GCS评分5-6分,平均(5.53±1.06)分。基础资料经过系统数据差异对比检验,P>0.05,具有可比价值。入选标准:经临床颅脑损伤诊断,确诊;年龄≥65岁;家属与患者对本次研究资料全部知情,并于研究确认书上签字。排除标准:慢性心肺、精神意识障碍者;恶性肿瘤疾病者;研究中途退出者;家属与患者本人对研究资料了解不完全者。

1.2方法。两组病人全部为亚低温状态,在此之上两组均采用鼻饲,对照组根据鼻饲护理学规范,选取鼻饲温度39℃-40℃,研究组选取30℃-31℃鼻饲温度。两组病人自治疗第一日开始,即采取鼻饲,首次鼻饲量不超过100 mL,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增加,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00 mL,鼻饲时间间隔两小时,调节鼻饲速度,保持在15 mL/min左右,共追加3次,共200 mL鼻饲量[2]。

1.3观察指标。经过不同鼻饲温度控制,分析两者对病人的影响,临床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肛温及颅内压;并发症:烫伤、消化道出血、误吸、感染、反流[3]。

1.4统计学分析。资料经过临床整理,由系统SPSS 22.0检验你,其中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选用t处理,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并发症发生情况选取卡方处理,用[n,%]表示;资料经过数据差异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2.1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相对比,鼻饲前与鼻饲后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小,P>0.05,而相对比鼻饲前,研究组颅内压及肛温变化小P>0.05,对照组鼻饲前后指标变化大(P<0.05),详情见表1。


\

 
2.2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反流1例,发生率6.06%,参照组发生烫伤1例、误吸2例、消化道出血4例、感染2例、反流1例,发生率30.30%,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P<0.05),详情报道见表2。


\
 


3结论

亚低温根据临床相关指标显示,其多是指28-35℃的温度,此时的温度对病人的脑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多以亚低温状态为主,但是以往的鼻饲进食,有相关文献显示:进食会改变病人的体温、脉搏及血压指标,如果饮食温度控制不当,甚至会造成机体各项机能发挥失常现象。因此,本研究为了确保临床疗效,分别采取不同的鼻饲温度39-40℃及30-31℃温度进行分析,实践结果显示:相对比鼻饲前,鼻饲后两组病人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小P>0.05,肛温及颅内压变化大P<0.05;相对比参照组,研究组发生的并发症少,P<0.05。因亚低温状态下病人的脑部虽然受到保护,但是身体的各项指标活动度有所降低,此时胃部平滑肌张力、胃肠道应激反应均降低,所以在鼻饲期间,如果鼻饲温度控制不但,即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引起消化道出血,而鼻饲温度较高容易引起烫伤等现象,影响临床疗效[4]。与此同时,因本次研究中患者为老年患者,相对比青壮年,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出现衰退,如果鼻饲温度控制不当,会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继而加重病情,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另外老年患者因自身伴有多种基础性慢性疾病,如果鼻饲温度控制不合理,还会影响其他指标波动,增加并发生,降低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亚低温鼻饲期间,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消毒隔离,同时按照体位要求变化,并在鼻饲时适度抬高床头30°,按照鼻饲要求逐渐增加鼻饲量。不过在亚低温状态下,对鼻饲还需要注意几点事项:①对患者的眼球震颤、血压等指标变化加强监测,期间患者存在呕血、大便潜血等现象时,注意患者可能出现应激性溃疡,停止鼻饲;②鼻饲相关用具使用前清洁消毒,监测消毒合格率,确保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同时按时对患者的呼吸道实施清洁,尽可能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做好口腔卫生;如果期间患者出现面部机头痉挛,全身肌肉抽蓄等症状时,及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反误吸。③鼻饲期间,观察患者表情及状态,鼻饲速度保持匀速,给予患者使用阶段;同时规范性操作,实施前洗手,佩戴医用口罩;对膳食营养注意营养搭配,并定期检验粪便,大便酸臭表示糖类摄取较多,大便稀臭表示患者蛋白质消化不良,根据情况合理性调节鼻饲。

综上所述,对亚低温状态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30-31℃的鼻饲温度,患者临床各项指标鼻饲前后变化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病人早期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国渊,王喜旺,张宁,等.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4):250-251.
[2]邢刚,史载祥.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9):1182-1184.
[3]耿保伟,原茹艳,廖鹏,等.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UCH-L1、GFA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7,57(18):49-51.
[4]熊学辉,瞿丹霞.亚低温治疗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11):973-9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5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