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5 11:50: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100例患者的TEG、凝血项目及PLT结果,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R与PT、APTT、PLT有相关性;K与PT、APTT、FIB、PLT有相关性;Angle与PT、APTT、FIB、PLT有相关性;MA与APTT、FIB、PLT有相关性;TEG各参数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临床需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相关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捷,刘红伟,梁大立.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05,217.

0引言

传统的凝血检测项目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等。但PT、APTT只能检测凝血初级阶段,反映4%凝血酶的产生,因此常规检测正常而凝血功能可能异常,并且检测过程中只需要血浆,无血细胞的参与,不能如实反映体内的凝血状态;FIB与PLT的测定仅反映数量,并未对其功能进行监测;整个检测过程为分段式检测,不能对凝血过程进行整体评估。TEG采用全血检测凝血状态,除血管因素外,整个检测过程在全血中进行,检测结果最接近人体真实的凝血状态。同时TEG可以检测纤溶状态,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TEG的检测项目有凝血时间(R)、凝血速率(K)、血块动力学特征(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纤溶指标(LY30)等。在工作过程中可发现传统的凝血检测结果与TEG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旨在分析传统凝血结果与TEG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好的指导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0.27岁。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份,其中两份为柠檬酸钠抗凝血,分别用于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一份为EDTA-K2抗凝血,用于全血细胞分析,三管血均采集2ML。所有样本均在采血后2小时内检测完毕。

1.2仪器与试剂

北京乐普科技公司CFMS LEPU-8880血栓弹力图仪及配套试剂;日本Sysme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S5100及配套试剂;深圳迈瑞公司血液细胞分析仪BC6800及配套试剂。

1.3方法

1.3.1血栓弹力图TEG检测


在仪器的通道上装载一套普通杯,待试剂恢复室温后,将柠檬酸钠抗凝血充分混匀,取1ML至含有高岭土的试剂1瓶中,颠倒试剂瓶5次使之充分混匀,静置4min激活血液。加入20ul CaCl2到普通杯杯底,待激活完成后,移取340ul试剂1瓶中的血液到普通杯中,点击测试按钮开始检测。

1.3.2常规凝血项目的检测

将柠檬酸钠抗凝全血以38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通过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

1.3.3全血细胞分析

将EDTA-K2抗凝血混匀后,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TEG与常规凝血项目及PLT相关性分析


R与PT、APTT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弱负相关关系;K与PT、APTT呈正相关关系,与FIB、PLT呈负相关关系;Angle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与FIB、PLT呈正相关关系;MA与APTT呈弱负相关关系,与FIB、PLT呈正相关关系(见表1)。TEG各参数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见表2)。


\
 

3讨论

R时间是血样开始检测,直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振幅达到2mm)之间的一段潜伏期,反应参与止血的综合凝血因子的活性。本研究显示,R与PT、APTT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弱负相关关系,与朱光俊[1]等人的研究吻合。其中,R与APTT的相关性最大,TEG是以高岭土作为接触激活剂进行检测;而APTT检测原理是在37℃下,以白陶土(即高岭土)激活因子Ⅻ和Ⅺ,以脑磷脂提供催化表面,在Ca2+参与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此两种方法检测原理相近,故R对内源性凝血途径(APTT)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外源性凝血途径(PT)[2]。R与PLT呈负相关关系,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第3因子(PF3)外露并为因子Ⅹ和因子Ⅱ提供催化表面,同时血小板释放种类较多的凝血因子,加强凝血作用[3]。

K时间是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振幅=20mm)的时间,反应血块织网速度,主要以纤维蛋白原活性为主;Angle是评估纤维蛋白块形成及相互联结的速度,也反映纤维蛋白原活性水平,极度低凝时比K值评估纤维蛋白原功能更直接。本研究显示,K与PT、APTT呈正相关关系,与FIB、PLT呈负相关关系;Angle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与FIB、PLT呈正相关关系,此结论与朱光俊[1]等人的研究吻合,但侯涛[4]等人的研究显示,K、Angle分别与FIB、PLT有相关性,并无提及与PT、APTT相关。这与本文的结论有所出入,可能是选取的样本及样本例数影响此结果。

MA直接反应纤维蛋白与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互相联结的纤维蛋白凝块的最终强度,80%反映血小板功能,20%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本研究显示,MA与APTT呈弱负相关关系,与FIB、PLT呈正相关关系。凝血酶是血小板最重要的激活剂,凝血酶的生成量充分决定着血小板的活化程度[5-6],APTT途径可生成凝血酶,而MA值反映80%血小板功能,故MA与APTT有相关性。MA值主要反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异常,对数量的轻度变化不敏感[7]。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中有11例PLT数值低于50×109/L,而MA值在正常参考范围或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说明MA值比PLT能更准确地评估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8]。

本研究显示,TEG各参数R、K、Angle、MA间两两相关,说明TEG各参数是互相影响和关联的,与陈冠伊[9]等人的研究吻合。R与MA的相关性说明凝血酶生成的是否充分影响着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如果凝血因子活性过低,凝血酶生成受阻,即使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正常,血小板的活化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血块的生成,导致MA减低;若血小板功能低下,不能为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即使凝血因子正常,凝血酶的生成也会受抑制,导致R值延长。故解析TEG结果时,要综合各参数来分析。

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将两种检测方法同时进行检测,以提高凝血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光俊,金先富,张钦怡,等.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9):1140-1142.
[2]Wikkelsoe AJ,Afshari A,Wetterslev J,et al.Monitoringpatients at risk of massive transfusion with Thrombelas-tography or Thromboelastometry:a systematic review[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1,55(10):1174-1176.
[3]邱丽君,顾青,孟俊.脑血管疾病血栓弹力图和纤维蛋白原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2012,27(5):23-25.
[4]侯涛,赵广超,邵小宝,等.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导临床输血的对比[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0):739-741.
[5]文贤慧,张军华,桂嵘.不同状态下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数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6):1793-1799.
[6]陆秋涯,陆怡德,孙爱华,等.血栓弹力图-MA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2018,33(2):119-123.
[7]胡贵锋,李俊杰,尹文.急重症患者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检查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9):1043-1049.
[8]曲强,魏晓东,侯景文,等.血栓弹力图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5):623-628.
[9]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等.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2):546-5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