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消化内镜研究应用现状及护理干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4 10:40: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综合性配合与护理干预可改善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对于促进诊疗的顺利开展,提高诊治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总结了消化内镜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出了护理对内镜治疗干预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消化内镜;notes;护理;Pdca

本文引用格式:朱冬兰.消化内镜研究应用现状及护理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68-269.

0引言

近20多年随着消化道内窥镜装备与技术的高速发展,内镜对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新技术不断涌现,内镜指征继续拓展,治疗范围继续扩大,传统意义的消化内科概念已经改变,一部分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已经逐渐被内镜和介入治疗取代。

1消化内镜技术发展与创新

随着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其适应证范围也逐步扩大,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等是近几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内镜治疗技术的代表[1]。这些技术在传统NOTES(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使用内镜作为诊疗工具”“建立手术通路短”的核心本质上,又被赋予了新的技术范畴,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NOTES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以内镜黏膜剥离术(ESD)为基础的NOTES和以超声内镜(EUS)为基础的NOTES。

\

 
1.1以ESD为基础的NOTES

ESD是内镜在胃肠道等空腔脏器的腔内空间进行操作的治疗技术。在ESD为基础的NOTES采用隧道内镜技术,主要通过在消化道黏膜下层将黏膜层与固有肌层剥离,建立管状人工隧道,此隧道作为内镜手术的“第三空间”,可进行固有肌层、浆膜层,甚至胃肠道腔外的手术操作[2]。目前消化道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多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ESD进行治疗。与EMR相比,较多研究表明ESD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较高,但存在操作时间长、合并症多等缺陷。EMR和ESD术后最严重的合并症为穿孔,过去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穿孔,而鉴于内镜技术独特优势,若及早对穿孔行妥善的内镜下闭合或缝合,基本可避免腹膜炎的发生、二次手术等。ESD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尽管越来越多医疗机构逐步开展ESD,然而许多医院未配备足够的专业内镜医生,因此临床需要培养同时掌握内镜与腔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注重多学科的密切协作。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成为当今消化内镜领域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1.2以EUS为基础的NOTES

以EUS为基础的NOTES主要包括EUS引导下感染性胰腺坏死引流清创术、胆胰管引流术、胆囊引流取石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胃肠吻合术等,在内镜诊疗中其重要性正逐步凸显。EUS引导下感染性胰腺坏死引流清创术已基本成熟,且效果稳定,在临床广为应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强调早期手术”的观念已经发生转变,目前治疗的新模式以早期内科为主,若出现局部感染性坏死则行微创治疗。

2消化内镜与护理干预效果体会

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促进无痛消化内镜诊疗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相互配合,且需要给予有效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性配合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SAS评分,稳定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诊疗护理满意度。综合性配合与护理干预作为新兴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护理中心,重点提高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感,缓解应激反应,对于达到最佳的诊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3]。通过开展综合性配合与护理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配合程度,促进诊疗操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医护人员学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消除负性情绪,调动患者接受诊疗操作的积极性。近年来,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不断增多,可有效避免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效果;结合综合性配合与护理干预配合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有利于使患者享受到高效率、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PDCA循环模式是近年来集处理、检查、计划、执行于一体的护理模式,但目前鲜有报道将其引入内镜检查护理中。

随着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项目的实施,将其整个流程融于一体,实现了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岗位有效管理、安全消毒隔离、仪器设备置放等方面显著改善。由此提示,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对消化内镜风险因素确有显著降低优势,同时提升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理论知识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安全保障。

\

 
3结语

无痛消化内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项诊疗技术已得到众多医者及患者的认可,但即便是“无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镜本身的局部刺激和机体生理反应等,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感或不适感。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该类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正是“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完美体现,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医源性操作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痛苦的目的。

为了适应新时期内镜中心的发展,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应面对挑战,不断进取,不断充实和完善,努力把新时期的内镜中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同促进内镜中心事业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与控制、落实PDCA循环模式等措施后,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责任心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普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晓雯,李鹏,张澍田.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693-697.
[2]钟晓文,林淑惠.舒适护理对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8(13):141-143.
[3]李兆申,方军,柏愚.消化内镜技术在胆道疾病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8):829-8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62.html
本文标签: 消化内镜 ,notes ,护理 ,Pdca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