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间隙护理干预在控制妇产科手术感染中的效果分析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3 15:19: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无间隙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感染的控制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无间隙护理干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手术感染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的考核总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41例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间隙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强现代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无间隙护理干预;感染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马云霞.无间隙护理干预在控制妇产科手术感染中的效果分析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334-335.

0引言

医疗护理服务对控制手术室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尤其近年来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推陈革新,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为基础衍生了诸多新型护理模式[1]。无间隙护理干预即是汲取先进护理理念以及科学管理为循证依据的护理模式,其具有自我反馈机制,可不断优化护理措施,完善护理干预系统,对特殊科室如妇产科可提供较强的感染控制效果[2-3]。为此,本次研究通过对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方医院收治的手术室妇产科41例患者实施无间隙护理干预作为质量管理模式,旨在为降低妇产科手术感染率、杜绝或减少医疗缺陷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方医院收治的82例患者。其中再次剖宫产手术34例,宫腔镜手术26例,腹腔镜手术2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同意。纳入标准:均可理解并支持护理内容。排除标准:入组前发生感染者以及精神病史者,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器官病变者。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无间隙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60岁,平均(38.60±2.46)岁。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4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6岁,年龄最大的57岁,平均(37.46±2.82)岁。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另选取我院手术室工作人员共22名,其中负责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人员11名,负责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共有11例,按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职称进行分组。两组护理人员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由负责对照组患者的11例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前访视、手术间的环境准备、手术器械物品准备、手术前抗生素使用、手术配合等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无间隙护理干预,对负责观察组患者的11例护理人员其进行相关无间隙护理干预内容的培训。除了常规护理外,另外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的培训,学习新观念,拓展视野,技术熟练,配合默契,规范操作和岗位责任行为,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手术感染风险。②从环节中控制感染:手术室使用的无菌物品都要有追溯的灭菌记录,具备判断灭菌监测结果的能力,化学、物理和生物监测指示物应有卫生部批件、新产品应通过卫生计委评审,定期做好空气、器械、物品、手卫生等监测工作。内镜器械的清洗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图进行,做好清洗质量监测,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等残留物质,外包装应用专用的医用包装材料,不可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重复使用,医护人员要重视手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特殊感染手术的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双层封闭包装注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送消毒供应中心,做好终末处理。③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分享我院手术的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手术的合作程度,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变化。调节好室温,使用保温毯等保温措施,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合理使用体位垫,保持术中体位舒适,手术时间长定时按摩受压部位。④维持无菌状态: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器械放置有序,阴道手术与腹部手术的器械严格分开,手术时减少人员走动,限制参观人员。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发生率,评价手术室妇产科护理管理安全性。30 d后针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其中基础理论满分一百分,其包括行为规范以及自身岗位职责、如何鉴别感染与预防感染。基础操作满分一百分,其主要包括规避感染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等操作。病情掌握满分一百分,包括是否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发现病情中的潜在风险,统计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评分。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满分一百分;分数高于80分则代表对护理感到满意)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患者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样本率的比较(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工作人员考核总分)组间比较采用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考核总分比较。观察组工作人员的考核总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41例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2.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1例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3。

\

 
3讨论

本研究发现无间隙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患者手术感染率,降低患者在院内面临的风险因素,以此改善护患关系。无间隙护理干预是一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深度结合的新型护理措施[4]。其通过全方位的培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较高,尤其是更加敏感的妇产科患者,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风险评估以及高质量的护理模式,无间隙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将无间隙护理干预纳入妇产手术患者风险分析以及预防感染等工作流程,可预防患者医源性感染,以此提高护理质量,并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5]。

综上所述,无间隙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强现代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悦,谭思源,陈艳,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2):3956-3960.
[2]朱雪慧,李捷华,胡朋朋.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31-33.
[3]代云萍,邓富秋,陈慧,等.FMEA模式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8):4206-4209.
[4]肖莹,钟垚.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4):113-114.
[5]李芹,王莉,凌希莲,等.无间隙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8):1893-18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