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患者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做对比性的观察与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选为主要观察的对象,依据随机分成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血压变化、脉搏变化、检查时间、恐惧程度、护理满意度等,从而判断护理干预的实际推广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较短,检查情况优于对照组;恐惧程度偏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接受胃镜检查过程中给予他们护理干预,能够去除其紧张、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缩短检查时间,让这项检查工作真正体现出临床意义。实施了护理干预,患者不适程度明显减轻,就给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举多得。
关键词:胃镜检查;护理干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臧结锦.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86+289.
0引言
传统的胃镜检查很痛苦,病人的应激反应很强烈,血压升高,脉搏变快,严重时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实现正常操作。检查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耽误治疗的后果不堪设想,如何进行具体问题的有效研究,从优质护理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减轻他们的检查痛苦,这是广大医务人员必须做详细探讨的关键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选为主要观察的对象,依据随机分成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3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59岁,平均(40.22±11.94)岁;研究组包括男性40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74岁,平均(47.06±12.25)岁。①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胃镜检查”的基本要求[1],除去年龄、性别、病情不同外,其他方面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排除标准:排除重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药物过敏者,排除精神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参与胃镜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核对姓名、年龄等资料后开始检查,过程中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检查完成后,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建议家属多多关心患者等[2]。
1.2.2研究组患者参与胃镜检查时加入护理干预,添加内容为:①耐心为患者介绍胃镜检查的目的、流程、方法等,允许患者提前10分钟进入检查室,熟悉环境后使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循环播放流行音乐,借此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士可以紧紧握住患者的手,指导他们深呼吸、放松身体,确认体位正确后,再开始检查工作。②必要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下患者的检查时间、恶心次数、应激反应等,使后续研究有准确的理论依据[3]。③定期组织科室内部活动,让来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家属融入良好的氛围中,心理压力随之下降,医院因此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④胃镜检查应由多人共同参与,专业人员规范操作,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使和谐医患关系形成后,护理工作体现出最高的存在价值[4]。
1.2.3效果观察:观察患者检查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从检查时间、恐惧程度、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判断护理干预是否有效。
1.2.4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表格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χ2检验,而P<0.05则代表了比较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情况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收缩压:检查前为(110.2±16.7)mmHg,检查后为(114.9±6.4)mmHg;舒张压:检查前为(73.6±5.5)mmHg,检查后为(75.1±3.7)mmHg;脉搏:检查前为(75.4±15.3)/min,检查后为(81.2±7.9)/min。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检查前为(112.8±11.1)mmHg,检查后为(125.3±11.3)mmHg;舒张压:检查前为(72.3±4.2)mmHg,检查后为(78.9±4.5)mmHg;脉搏:检查前为(77.1±8.5)/min,检查后为(95.6±10.2)/min。研究组患者胃镜检查综合评比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从两组患者检验时间、恐惧程度的调查中发现,研究组患者检查时间为(3.08±0.82)分钟,恐惧程度为
(39.47±5.10);对照组患者检查时间为(6.26±1.79)分钟,恐惧程度为(70.29±10.84)。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研究组患者十分满意39例,较为满意7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1.18%);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24例,较为满意10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度(67.6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整体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总是产生排斥心理、恐惧情绪,致使临床检查没有办法顺利地进行下去[5]。本次研究分析了胃镜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检查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8%)和(67.63%);研究组的检查时间较短,患者的恐惧程度偏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可以代替常规护理,广泛的推广起来。护理干预属于优质的护理办法、特殊的护理手段,通过干预内容的补充、管理质量的提高、护理体系的完善,胃镜检查成功率的大大提升指日可待。
4结论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很显著,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去除他们抵触、紧张、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检查计划顺利进行下去,护理工作体现出最高价值。胃镜检查的时间越短,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检查结果准确、有效,十分方便后续诊疗,充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高丽梅.心理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2(19)248-248.
[2]李敏.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03(01)89-90.
[3]顾爱,王毓薇,胡红涛.全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15(14)22-23.
[4]杨咏梅.电子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7,25(08)113-115.
[5]王艳.老年胃溃疡患者实施胃镜检查的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0(30)419-4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