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3 11:1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25例,则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致残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汤红兵,王耸.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12,114.

0引言

此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1]。临床为了治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以及死亡率,并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此疾病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其中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不仅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同时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时间快,且治疗效果显著[2]。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59.7±4.8)岁,高血压病史1~21年,平均11.7年,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51~81岁,平均(56.2±5.1)岁,高血压病史3~24年,平均12.6年,则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史、性别以及年龄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资料中排除了形成脑疝以及有严重心肺疾病的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为此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术前为患者行CT检查,根据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后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给予常规止血和内科抗炎支持治疗[3]。观察组:为此组患者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进行治疗,术前检查与对照组完全一致,确诊病情后为患者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首先利用MRI以及CT等影像学设备确定患者出现血肿的位置以及出血中心点,并做好标记[4]。随后再次使用CT进行复查,并确定最佳的穿刺部位,避免出现偏差;随后在CT的引导下与标记点完全一致,并进行快速穿刺。当穿刺成功以后,将枕芯拔出,确保患者血肿部位的积液顺利流出。在采用血肿粉碎器有规律的进行血肿粉碎,随后利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血肿腔进行彻底冲洗;当冲洗完成后,观察液体呈清澈状态,则在生理盐水中加入2~4万U的尿激酶,将其缓慢的注射进患者的血肿腔中,并留置引流管。随后经过4 h的夹闭,对患者行6 h的无菌引流。再次行使上述手术治疗过程,每天1次[5]。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致残情况。其中,治疗效果根据脑血管神经功能出现缺损状况进行评分,分数减少≤45%,且病残程度≥3,为无效;90%<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且病残程度=0,则无有效;90%≥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45%,且病残程度<3,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而致残情况则根据GOS进行评估,2~5分,植物人状态2分;重度残疾3分;轻度伤残4分;恢复良好5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统计,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的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比表示,而检验则利用2,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致残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我国的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甚至直接导致患者出现死亡[6]。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由早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转化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创伤性小,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同时在CT的指导下,使血肿位置以及出血点更容易被发现,在最佳的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事前准备明显短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7]。

本研究分为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经过比较后发现,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患者的致残率极高,并且有6例患者治疗后成为植物人,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目前效果最佳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式便是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本术式操作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治疗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8]。

参考文献

[1]姜志峰.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11(5):98-99.
[2]唐忠,陈启富,廖广生,等.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17,23(19):119-121.
[3]韩扬波,赵海艳,高菲,等.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48(52):618.
[4]郑前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2017,12(19):117.
[5]王华龙.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10(5):471-479.
[6]黄建睿.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优势与预后情况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0(53):71-72.
[7]刘巍,朱建晨.微创软通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4):150-152.
[8]梁正业.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