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在外科疾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外科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分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外科患者的护理中介入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理想疗效的取得。
关键词:心理护理;外科手术;护理效果;比较
本文引用格式:赵薇薇.外科疾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98,305.
0引言
外科疾病种类较多,一些疾病严重的患者要接受手术治疗,而不管是疾病的存在还是手术因素均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不利于理想治疗效果的取得[1]。所以我们建议在对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现将有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是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外科疾病患者共计80例,分组情况主要是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下面分别介绍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
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30例,病人平均年龄(45.0±5.0)岁;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上消化道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骨科手术。
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0例,病人平均年龄(46.5±5.5)岁;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上消化道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骨科手术。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手术前要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检查以及手术准备,并清理手术部位,协助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应用抗生素等进行预防护理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同时进行常规监护、切口检查、常规检查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2]。
1.2.1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患者入院后会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加之到医院之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对手术治疗感到害怕等,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例如:紧张、焦虑、抑郁等。因此,在手术前护士就要注重观察患者,查看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的心理,在手术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建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3,4]。同时护士要积极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等,耐心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让患者充满安全感、信任感和依耐感。与此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增强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进而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术中心理护理
在手术中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流程及效果,以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护士要热情的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语言柔和,及时给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及体位准备。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并予以心理安慰。在手术中应指导患者尽量进行深呼吸,充分放松,确保患者情绪稳定。护理人员的操作应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调整患者为舒适体位但是不能影响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5]。
1.2.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后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让患者放心,对于术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积极予以心理暗示,让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下棋等方式缓解不良的注意力,从而增加患者的痛阈[6]。必要时,需适当应用止痛药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应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同情患者,积极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7]。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心理状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升高,不仅要给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此,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研究显示,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对自身病情、医院环境、手术治疗等等都会出现一些恐惧、担忧、焦虑等心理,特别是在外科治疗中,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并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手术进行过程中,如果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那么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情况,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地进行恢复训练以及康复治疗等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全面提升治疗效果。
总之,在外科疾病护理中介入心理护理,能够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在心理及生理方面均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显著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通过干预不但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术后康复,由此这种护理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8]。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于晓丽.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285.
[2]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22):3220-3222.
[3]钟梅花.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6(25):66-67.
[4]阮焕金.心理护理在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1(3):113-114.
[5]荆辉.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8(2):58-58.
[6]朱珠,赵晶,王花,等.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84-86.
[7]孟凡卓.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病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169-170.
[8]李静.心理护理联合抗焦虑药物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42(12):378-3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