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摇号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结果通过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在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抑郁症患者;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蔡丽娟.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23,327.
0引言
抑郁症在临床中经常可见,其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理情绪明显的持续低落同时认知功能不健全,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倾向或者有幻想情况[1]。国外的发病率高于中国,该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无法彻底治愈抑郁症,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2]。而现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抑郁症治疗中,对患者的大脑进行电流刺激,导致意识模糊甚至消失,达到改善精神状态的目的[3]。本文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摇号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1例,男性15例,女性26例,年龄29~48岁,平均(36.5±6.6)岁;实验组41例,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31~52岁,平均(38.3±6.9)岁。本次实验由患者或家属亲自签字同意,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国药准字:H20080788;生产厂家: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认知干预等,满足患者基本的需求[4]。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方式治疗,具体方法为手术前禁止水、食,并停止服用抑郁症治疗药物,依据患者身体情况注射丙泊酚、阿托品和氯化琥珀胆碱,然后释放电流脉冲对大脑皮层进行电流刺激,使脑细胞发生反应达到治疗目的[5]。
1.3观察指标
建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3周后的抑郁评分,总分64分,>29分为焦虑严重,>21分为焦虑明显,>14分为焦虑,>7分为焦虑可能存在,<7分为焦虑消失。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抑郁症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当人们患上抑郁症后,导致心理情绪持续低落、精神状态低迷,出现睡眠障碍、幻想等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安全[6]。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辅以护理干预,但是尚无根治方法[7]。现阶段临床将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将电流对患者的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使其丧失意识,减少患者抽搐的情况,大大降低其紧张情绪。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单独使用药物治疗也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逐渐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效果更好,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抽搐电休克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本次实验证实了对抑郁症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方式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对比传统单一使用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持续减少,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蔡珊,陶筱琴,陈桂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3):2942-2944.
[2]张威,庞娜,石丽杰,等.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391-2393.
[3]刘琳,邹月,陈倩怡,等.口咽通气管在低电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4):18-20.
[4]刘琳,江妙玲,叶敏.活络油按摩应用于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诱导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7,9(6):128-130.
[5]陈英,洪道先,郑孝振,等.氯胺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6):1113-1116.
[6]Huang CJ,Huang YH,Lin CH.Factors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fter an acute course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J].Journal of Ect,2017,33(2):126.
[7]钟智勇,陶炯,王相兰,等.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2):179-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