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参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激励式护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是值得的,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护理能力,保障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状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面积推行。
关键词:激励式护理;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王爱华,许畅,朱珠.探讨激励式护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25,338.
0引言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对患者生活上的改变是巨大的,需要患者改变排便方式,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乐观度。很多患者在治疗后都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抑郁情绪,对患者恢复健康提供了较高的阻碍,对护理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常规护理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被详细分析,发现其并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治疗后对护理的认可度,于是推动了激励式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调整了护理步骤,为患者康复带来更好的护理感受,改善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请看下面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排除所有患者精神类疾病、家族遗传史、慢性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语言障碍、其他重大疾病等情况。参照组男女占比为27:22;平均年龄为(53.85±7.62)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29例,高中以下20例;Dukes分期A期17例,B期22例,C期10例。研究组男女占比为31:18;平均年龄为(53.71±7.2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30例,高中以下19例;Dukes分期A期20例,B期13例,C期16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符合比较标准。
1.2方法
1.2.1参照组
用常规护理,为患者建立护理档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检查、维持好病房环境等。
1.2.2研究组
用激励式护理,主要为: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性格、个人素养等,详细记录;②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多层次的护理维度,降低患者心理上的焦虑情感,激励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③为患者传达健康知识内容,让患者了解护理的重要性,掌握护理内容,并对患者提出对护理疑问进行耐心解答。鼓励患者自主护理,对其达到的护理情况进行肯定和鼓励;④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或者QQ、微信等方式进行,让患者实时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减少其在生活中的不便,告知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本次分析中利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护能力越好。利用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呈正比例关系,即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中的统计处理选择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选择(±s),检验选择t,当数据显示(P<0.05)时代表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后,参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诱发直肠癌的因素非常多,发病后患者下腹部会出现疼痛、便血等情况,最明显的就是患者的体重会直线下降,有的患者还会表现出不思饮食等情况[1]。直肠癌对患者生活和生存的影响是巨大的,消耗了太多患者的精力。患者每日摄入的营养大多数都被癌细胞分裂使用,削弱了患者机体的其他免疫能力,让患者表现出嬴弱的姿态,影响患者形象[2]。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但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痛苦也是很大的,患者治疗后会因为永久性结肠造口改变排便习惯,调整生活状态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对过程,对护理的需求点要比其他情况高出很多[3]。
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护理对于这种情况只做了基础的护理内容,对患者治疗效果并没有向上的推动。让患者治疗后一直处于基础的护理内容中,降低了自我护理能力。这种情况对患者恢复不利,待患者出院后会存在较长时间的不适,影响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水平[4]。常规护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受到了护理人员的关注,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发现了激励式护理。
本文对激励式护理进行了阐述,并与常规护理形成了比较,发现激励式护理更好的提高了护理层次,改善了患者在护理中的综合情况[5]。从上述内容中能观察到激励式护理对患者的帮助是很大的,为患者提供了自我护理方面的内容,并激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改善患者在治疗中的悲观情绪。患者在激励式护理中的情感得到照顾,降低了患者的抑郁概率。激励式护理还增加了多种护理内容,维护了患者在护理中的各个方面,让患者在护理中学到更多护理知识,丰富患者对疾病、护理知识、自我调解等方面的认知[6]。激励式护理让患者在护理中改变了心态,改变了自我护理操作方法,逐渐提高机体的健康程度,保障了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这种护理措施为患者建立了多渠道的沟通路径,保障了及时解答患者疑问的效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会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重新建立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生活规律,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7]。激励式护理对患者的帮助是积极的,增加了护理维度,协调了患者、家属、治疗、护理等方面事项,让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有效缩短,避免了感染、发炎、造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概率,这些情况在临床护理上都是积极的提升[8]。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护理后,参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激励式护理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探讨激励式护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是值得的,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护理能力,保障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状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面积推行。
参考文献
[1]卞龙艳,陈晓玲.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90-92.
[2]翟咪咪,刘苏顺,冯爱芳,等.激励式护理对留置T管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7):996-998.
[3]高岩,尹淑环.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44-247.
[4]康莉,郝楠,KangLi,等.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7,31(28):3527-3530.
[5]常敏.心理护理和造口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0(16):55-57.
[6]徐悦洋,杨长永,赵玉洲,等.新式横结肠造口缝合方式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8,15(11):1365-1367.
[7]黄家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11(2):19-20.
[8]王彦.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4):617-6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