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75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护能力,分析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75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ESCA评分为(89.54±4.37)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健康行为能力和造口管理培训经历患者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和有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健康行为能力、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均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健康行为能力、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均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护能力;造口管理培训;术后造口时间;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care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LIU Bo,XU Yan,LI Wenju
(Seven Ward of Tumor Center of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75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The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as assessed b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lf-care ability were analyzed.Results:1 month after the surgery,the ESCA score of the 75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was(89.54±4.37).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SCA score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s,marital status,educational level,occupation,postoperative stoma time,health behavior ability and stoma management training or no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SCA score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family monthly inco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0.05).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stoma management training,health behavior ability,occupation,and postoperative stoma time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ESCA score in the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P<0.05).Conclusions:Age,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stoma management training,health behavior ability,occupation,postoperative stoma time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ESCA score in the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Keywords】Rectal cancer;Permanent colostomy;Self-care ability;Stoma management training;Postoperative stoma time;Influencing factor
部分直肠癌术后患者需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致使排便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故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以尽快适应术后生活,改善生命质量[1]。因此,调查患者自护能力,并探讨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中相关诊断标准[2];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并于腹壁做永久性造口;意识清晰、沟通交流能力良好。排除标准: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缺失;预估生存期不足6个月。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46~65岁,平均(55.74±4.51)岁;临床分期:Ⅰ期26例,Ⅱ期30例,Ⅲ期19例;病理类型:腺癌58例,腺鳞癌13例,其他4例;婚姻状况:有配偶50例,无配偶2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26例。
1.2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家庭月收入、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健康行为能力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调查患者健康行为[3],包括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营养状况、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调节等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208分,评分越高表明健康行为越好。HPL评分高于总分或各维度分的66%为高水平,33%~66%为中等水平,低于33%为低水平。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护能力[4],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等4项,共43个条目,各条目0~4分,总分172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调查员现场向患者发放调查表,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填写方法,患者填写结束后检查无误收回,共发放75份,回收75份,回收率100%。
1.3观察指标(1)统计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评分。(2)影响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单因素分析。(3)影响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术后1个月,75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ESCA评分为(89.54±4.37)分。
2.2影响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健康行为能力和造口管理培训经历患者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和有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表1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以ESCA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健康行为能力、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均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需熟练掌握造口袋的选用、清洗、更换等技能,若其无有效自我管理则极易引发皮肤溃疡、湿疹、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5]。健康行为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患者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现状,探讨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6]。
本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患者ESCA评分为(89.54±4.37)分。提示患者自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分析原因为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由护理人员提供全部护理服务,无参与护理的机会,对造口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不高,且出院前期由家属全程照顾,患者依赖性强,自护能力欠佳[7]。永久性结肠造口致使患者排便方式改变,对患者自尊心打击较大,导致其普遍存在焦虑、逃避、抑郁等负性心理,心理健康状态欠佳,常以消极态度面对自我护理过程,故健康行为能力也随之下降[8]。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健康行为能力、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均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ESCA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为患者年龄越大则自护能力越弱,60岁以上患者学习能力下降,学习过程较为缓慢,且受身体素质下降影响,其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自护能力更差,护理人员可加强对老年患者的造口管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自护能力。有配偶的患者自护能力弱,考虑可能与配偶对患者的细致照顾或日常协助有关[9],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量进行自我护理,安排配偶仅进行日常监督和指导,降低患者依赖性[10]。术后造口时间越长,患者适应造口带来的心理及生理变化、自我护理需求逐步增强,建议在患者出院后采取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宣教,及时推送造口护理知识,普及造口护理技巧,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加快术后康复。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学习能力越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更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自护相关知识,自护能力提升相对更快。同时文化程度高者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家庭月收入普遍较高,而文化程度低者以体力劳动为主,家庭月收入较低。造口管理培训是患者获取造口管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患者对造口管理的认知程度越高,其自护行为良性改变的可能性越大,自护能力也能快速提高。良好健康行为患者会主动寻求健康知识渠道,更愿意接受新的健康知识,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更好的控制疾病进展,促进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造口管理培训经历、健康行为能力、职业、术后造口时间均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杜丽萍,柴秀红,张华.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27(2):168-17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4):241-258.
[3]兰福旭,侯希清,陈文龙.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对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7):753-756.
[4]李桂玲,吴晓燕,孙可可,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状况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24-826.
[5]杨毅.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47-548.
[6]王培,张珊珊,蒋小丽.阶段变化理论+动机性心理访谈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4):137-139.
[7]李欣颖,郑学风,王淑云,等.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36(1):18-21.
[8]辛楚璇,王伟,黄赛艳,等.结肠癌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2):403-410.
[9]裴祺,张宁宁,李涛.新疆地区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3):365-368.
[10]刘华云,李旭英,谌永毅,等.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21,21(11):20-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