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手术室风险护理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1:07: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风险护理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护理,以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等为考察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SBP、DBP、CVP显著降低,HR显著增高(P值均小于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术后SBP、DBP、CVP、HR等几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手术室风险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风险护理;脊柱手术;血流动力学

本文引用格式:蒋春英.手术室风险护理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71+273.

0引言

骨科脊柱手术通常采用俯卧位,这一手术模式可以促进最大限度地暴露手术部位,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是由于对血管的压迫性、腔静脉位置的变动、经麻醉后下肢血管的扩张等因素,导致回心血量的减少,会对患者胸腹部产生一定压力,影像患者正常呼吸,有可能导致患者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发相关手术并发症。手术室护理风险是指在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者现象[1],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确保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手术室风险护理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新式马蹄形体位垫,以减轻患者俯卧位时可能对呼吸与循环引发的影响,麻醉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6.15±3.18)岁,体重50-75 kg,平均
(60.56±5.67)kg;手术时间2-3(2.5±0.3)h;其中:腰椎手术34例,胸椎手术16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9-56岁,平均(37.27±2.96)岁,体重49-78 kg,平均(61.67±6.85)kg;手术时间2-3(2.8±0.4)h;其中:腰椎手术38例,胸椎手术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基本心理护理。

1.2.2研究组: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护理意识。对所有护理工作者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护理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讨论,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对护理安全制度进行培训,并组织定期考核,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及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对临床常见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贯彻与执行[2-3]。须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全身肌肉比较松弛,患者脊柱、关节等部位处于没有被保护的状态,在搬动或移动患者身体的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患者脊髓;在移动患者头颈以及四肢时,应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来指导,有效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导致患者脊髓损伤。有些患者在给予全身麻醉后,没有办法闭合眼睑,持续时间太久会出现角膜干燥的问题,可能引发患者出现不适感,这时,护理人员应选择无菌凡士林纱布或者金霉素眼膏等给予患者适当的保护,在患者前额以及鼻尖等位置用手术膜进行覆盖,避免摩擦对患者的损伤。在对患者进行俯卧位脊柱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乳房等胸部器官的损伤,由于乳房具有丰富的血液运行分布,长时间受压容易引发损伤。故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体位摆放的过程中,应将乳房置于中空的位置,避免乳房受压;对于乳房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硅胶垫将患者肩部进行适当垫高;对于男性患者,应对阴囊以及阴茎等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应将乳胶垫放置于患者骼前,避免患处受压。

(3)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严格要求自己,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应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应具备完善的差错处理办法,有效降低护理不当风险。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的质量。

(4)定期开展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应分为基础培训与专科培训,护士长是监督与考核人员,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护理管理人员应对护理人员的手术室风险护理的管理能力进行考核,针对薄弱环节以及差错环节进行重点改进与完善。应对优秀护理工作者进行适当奖励,对护理表现不良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惩罚,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心率(HR)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中心静脉压(CVP),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SBP、DBP、CVP显著降低,HR显著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术后SBP、DBP、CVP、HR等几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果见表1。


\
 

3 讨论

俯卧位脊柱手术通常需要进行全麻,患者经过麻醉后,知觉基本丧失,患者手术体位通常为俯卧位,腔静脉位置发生改变,体内静脉血液重新分布,进而导致患者血容量相对不足,致使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降低,诱发患者心率代偿性加快,因其血流动力学异常[4-5]。手术室风险管理强调将风险与质量管理相联系,对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防与鉴别,做出预见性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发现,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SBP、DBP、CVP显著降低,HR显著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术后SBP、DBP、CVP、HR等几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手术室风险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旭霞,黄萍.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0):112-113.
[2] 翟春红.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1):188.
[3] 崔慧敏.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12-213.
[4] 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5] 邓庆秋.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3):178-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