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某院儿科病房175份痰培养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4:53: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痰培养后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痰培养中分离的180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比达66.67%为主要致病菌,真菌12株占6.67%。药敏结果显示,真菌对常用三唑类及多烯类皆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只对儿科少用的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对其他抗生素都有一定程度耐药。结论我院儿科患儿痰培养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对儿科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关键词:儿科住院患者;痰培养致病菌;耐药性

本文引用格式:马晓泉.某院儿科病房175份痰培养及其耐药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57-58.

0引言

人的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经常分泌些液体,正常人体每天分泌约100 mL。当呼吸道受到刺激,分泌液的量就会增加,粘稠度发生变化,随之形成痰液[1]。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患儿痰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了解儿科病房痰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从而反映所在区有痰患儿感染病原菌的基本情况,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本院药敏查询软件筛选出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痰培养共964例,其中药敏阳性185例,剔除污染可能及复检菌株5例,总阳性率为18.67%。选择药敏结果为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37例(同一患儿2次不同时间入院视为不同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50例,<1岁126例,1~3岁4例,4~7岁3例,>8岁4例,其中最小年龄27 d,最大11岁,平均住院9.58 d。入院第一诊断有:下呼吸道感染131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百日咳综合症2例,急性化脓性腮腺炎1例,急性肠炎1例。

1.2方法

痰标本采集:所有患儿于上午8时左右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用无菌密闭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器收集深部气道分泌物留取在无菌痰盒1 h内送检。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检测,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32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腐生葡萄球菌ATCCBA750、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0版标准进行药敏判定[2]。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细菌检出情况


137例药敏阳性患儿痰细菌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80株,其中检出有2种细菌的有5份标本。检出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20株(66.67%);革兰阳性菌48株(26.67%);真菌12株(6.67%),见表l。


\
 
2.2耐药性分析

180株检出菌株中前6种耐药情况见表2、表3。


\

\

 
2.3细菌多重感染

175份标本中检出2种致病菌的标本有5份,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流感嗜血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有2份,另外检出白色念珠菌与流感嗜血菌1份。

3讨论

需在儿科住院的患儿病程都较长,大部分已在门诊使用过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条件致病菌在痰中检出率的增高,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3]。本研究中检出的180株菌株中,大肠埃希菌55株(30.56%);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23.33%);肺炎克雷伯菌27株(15.00%);流感嗜血菌16株(8.89%);肺炎链球菌6株(3.33%),致病菌比例构成与陶兴和[4]报道基本一致。另外,检出10株白色念珠菌中,除1例症状为鹅口疮外,予以用“制霉菌素”涂口腔,其余皆无明显真菌感染的症状。1例罗伦特隐球酵母感染患儿为呼吸机辅助通气状态,重症肺炎,“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十多天,且系营养不良、脑发育不良儿,存在反复感染的情况,真菌D葡聚糖(G验):327.20 pg/mL,诊断为真菌继发感染,根据指南予以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

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厄它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流感嗜血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分别为81.25%、81.25%、81.25%,而对氯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细菌质粒可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其发挥对抗抗生素抗菌效果,从而引起病原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检出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烷、替加西林、呋喃妥因敏感性达100%,对红霉素耐药性高达47.52%,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氯洁霉素、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敏感100.00%,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达50%以上。近年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临床已不大范围使用。

综上所述,针对儿科住院患者的痰培养致病菌的复杂性及其不稳定性,增强痰液培养及其耐药性检测对临床合理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桉柠蒎佐治疗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30(32):4142.
[2]诸君,赵丹妹,陈建国,等.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8(21):3170-3172.
[3]钟和悦,冯宁益.小儿肺炎480例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0,48(6):770-771.
[4]陶兴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1):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