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我院临床护理持续改进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价值,制定了针对性方案。方法将我院2017年、2018年住院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未采用护理敏感指标,我院于2018年正式采用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敏感指标进行统计,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讨论,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结果本院所实施的探究方案,根据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两个方面皆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观察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更优于对照组患者,而经过专业统计调查人员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杨静,岳爱琳,常连芳.临床护理持续改进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59+261.
0引言
现阶段医学领域将护理质量作为评判医院质量的标准,因此护理质量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1]。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估护理质量,还可以正确地帮助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引导护理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2]。下文报告了护理质量指标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择了我院2017年、2018年住院患者进行小组研究。对照组为2017年住院患者(n=6288)、研究组为2018年住院患者(n=5987),对照组、研究组所抽取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受教育程度、心理承受能力,身体各部分机能、既往病史是否影响本次调查探究等方面皆无较大差异,一般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我院于2018年正式采用护理敏感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护理措施相同,研究组护理采用护理敏感指标体现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2.1数据收集:根据各种指标的收集和评估指南进行质量评估,每月护理部二级质控组成员进行质控检查,评估和收集数据。关键指标是每次必须检查的项目。并且在患者出院后也要跟进调查统计,每个月都对患者进行出院后访谈,了解患者以及家属对该护理干预方案的满意程度以及感受。
1.2.2质量控制:将本院参与本次护理探究的医护人员进行统一集中的培训,也可以采取考核的方式对成绩较好的医护人员进行嘉奖鼓励,并让其意识到护理质量指标评估的重要性。时刻将13项护理敏感指标熟记于心。统一确定每个指标的检验方法、填充要求和注意事项。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个病房的护士长再组织病房护士学习各种指标,明确概念,统一理解和实践。
1.2.3数据处理与分析收集:采用EIPDATA 3.1软件,以月份为单位,将病房中的敏感指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展示。并且注意: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一些重要性比较高的检验结果要用卡方检验。
1.2.4每季度研究人员使用柏拉图分析:将指标检查中反映的问题的频率从最低到最低排序,并计算每个护理问题的频率,累积频率和累积百分比,尽可能地将本月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判断[2],并将出现率超过80%的问题列为下月首要解决处理的项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合格率、患者识别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护理部将向各科室反馈主要存在问题,将问题做到及时高效的解决。
1.2.5解决关键问题:本院所将问题出现率超过80%的列为首要整改项目,由专业的整合分析人员进行评估与修改[3]。对护理的传统模式框架进行整改,解决分级护理实施率低的问题,合理排班,实施管床责任制的管理。制定护理措施并加以实施,提高分级护理的合格率。针对身份识别准确性低的现象,建议医院实行“患者识别系统”信息化,床头卡患者姓名字号较前增大,少数民族患者一律打印全名,明确检查信息,提高验证的准确性。为了应对高危患者的安全,我们将通过加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改善患者风险评估形式,减少患者的事故和并发症。同时修订或更新:共有5条规章制度和2项护理指南,包括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表、自理能力评估表。并予以培训、考核、督促落实。定期对病区进行清洁、消毒[4]。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并告知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患者出院前,要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使患者出院后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自我护理,促进病情改善。
1.3效果评估。比较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压疮、跌倒、外渗等)和患者满意度的发生率。
1.4数据处理。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实施解析,以(%)为计数单位来进行展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不良事件方面、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临床护理质量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工作的基本指标。因为它将决定着最终的护理质量[5]。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案经过改进应用后,它的优质效果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占有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于患者更具有针对性。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提高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饮食指导和锻炼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6]。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主要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过程,科学可行。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的,护理应用效果优异。在特定的护理模式之下,更加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降低了患者以及家属不满意的概率,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本院所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是由护理质量的基本指标来进行完善的[7]。研究护理人员的敏感指标和操作方法,设定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错误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等,在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各项指标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记录、分析,利用数据找到了护理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改善护理服务目标,以及科学调整计划的制定,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深化了优质护理[8]。本研究中所选出的指标为优质护理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对于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本院该次调查探究取得了优异的成效,观察组患者得到了优质护理敏感指标,在后续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可以及时高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及家属不满意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秋香.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9(12):67-68.
[2]徐秋霞,谢珊,吴华.二级精神专科医院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构建[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10(22):48-49.
[3]王建平,顾宏梅,朱玲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降低临床产后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8,24(10):27-28.
[4]高菊林,辛霞,车文芳,等.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提升血液透析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5(12):67-68.
[5]付尼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12(24):53-54.
[6]王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内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6(17):42-43.
[7]李俊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8,12(25):18-19.
[8]彭巧玲.亳州市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实施[J].饮食保健,2018,7(14):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