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疾病不良反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8 10:42: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60例精神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1:1比例分组,A组30例患者给予奥氮平。B组30例患者服用利培酮,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A组、B组患者用药治疗后阴性症状(SAN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AIHO-C(敌意、责备、攻击)偏向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发生率(10.00%、6.67%)均明显低于B组(40.00%、3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2组患者流涎、泌乳素升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疾病,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明显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但是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用药不良反应更低。

关键词:利培酮;奥氮平;精神疾病;不良反应;认知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景秋梅.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疾病不良反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23-224.

0引言

本研究对比2种常见抗精神病类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选取本院6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常见药物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所在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调查纳入病例的标准,纳入标准[1]:①有法定监护人且签署治疗同意书;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符合诊疗标准;根据其临床资料中所记录的用药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其中A组共30例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55.52±4.63)岁。另外30例患者作为划分到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55.58±4.61)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内外可严重病变者;②遵医用药依从性较低者;③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者;④药物过敏者或治疗方法不耐受者。2组受检者年龄、性别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给予奥氮平(国药准字H20150141;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有限公司提供),初始剂量每次10 mg,根据患者需要及耐受性,适当调整给药剂量,最大剂量≤20 mg/d;B组:服用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61072;北京天横药物研究院南阳天横制药厂提供),初始剂量每次1 mg,每天1-2次,7 d内逐渐加量至2-4 mg,观察无特殊状况后继续调整用药,最大剂量≤10 mg/d。

1.3评价指标。对比2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阴性症状(SAN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其中SANS量表总分120分,共包括24个评价项目,采用0-5分法评分,得分越低说明症状越轻[2]。对比2组认知功能,包括分类完成、持续错误、记忆力、线方向判断四项,除了持续错误外,其余均为分数越高越好[3]。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做好记录。

1.4数据统计。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1阴性症状评分对比。2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但是A组、B组用药后阴性症状(SAN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2.2认知功能评分比较。A组和B组服药后认知功能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但是A组、B组用药后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AIHO-C评分比较。A组治疗后AIHO-C偏向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3。

\
 

2.4不良反应对比。A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发生率(10.00%、6.67%)均明显低于B组(40.00%、3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患者流涎、泌乳素升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

\
 
3讨论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方法,但是临床尚未出现疗效确切的对症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某类药物来对患者某种行为进行相应改进,减轻病情对患者的影响[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种药物所致流涎、泌乳素升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种研究结果与文献[5]报道内容基本相同,证实奥氮平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更高。利培酮是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药物,属于5-HT受体拮抗剂,治疗药物能够明显改善自杀、攻击等行为。奥氮平可改善患者多动、易怒等表现,且奥氮平副作用相对较少。研究证实,奥氮平用药后,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本研究中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其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降低,表明奥氮平抗精神病作用明显,同时对组胺H1受体有高效的亲和力,可发挥镇静作用,改善睡眠质量,且奥氮平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张敏敏,乔颖,陈思路,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机制分析及利培酮的改善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1(12):1727-1729.
[2]孔惠婷.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4):485-486.
[3]张文熙.利培酮对首发首治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8.
[4]徐志忠,陈彬彬,徐象珍,等.闽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基因表达与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关联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07):5-8.
[5]关洁萍,梁绮媚,傅展鸿.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血脂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4):1987-19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