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合理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销售额,并对年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名较前的辅助用药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另外对辅助用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年度总销售额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近三年来,年销售金额最多的辅助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用药、肝胆辅助用药,而DDDs最高的辅助用药种类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质子泵抑制剂。统计结果可见,我院辅助用药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36.28%)、剂量不当(22.89%)、超疗程使用(17.28%)、用法不当(11.94%)等。结论我院辅助用药的使用得到了一定的管控,但整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主要以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药物为主,且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加强临床监管干预,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用药合理性;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岩,马正丽,赵伟.某院2016年-2018年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合理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31-232.
0引言
关于辅助用药目前尚无确定的定义,主要是指能增强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代谢从而提高疗效的药物以及具有一定的防治机体功能紊乱的药物[1]。辅助用药多用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辅助用药若能合理应用,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2]。但是目前国内辅助用药的种类较多,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也较为广泛,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存在超说明书、超适应症用药情况,尤其对于是中药制剂的辅助用药的滥用情况更为严重[3]。而辅助用药的不合理用药不仅会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影响其用药安全[4]。本次研究对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合理性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辅助用药的合理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的用药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调取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关于辅助用药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相关使用数据资料,包括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价格以及使用数量等,对通用名相同的药物进行合并统计。
1.2方法。对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XCEL2016版软件进行统计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销售额,并对年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名较前的辅助用药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其中DDDs=用药总剂量/日剂量(DDD)。另外调取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每个月处方点评结果,对辅助用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销售额变化情况。我院2018年、2017年、2016年辅助用药的总销售额分别为1893.42万元、1965.25万元、2014.71万元,占总药品的比例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见表1。
2.22016年至2018年我院不同辅助用药的年销售金额和DDDs情况对比。近三年来,年销售金额最多的辅助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用药、肝胆辅助用药,而DDDs最高的辅助用药种类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质子泵抑制剂,见表2。
2.32016年至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不合理用药分析。统计结果可见,我院辅助用药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36.28%)、剂量不当(22.89%)、超疗程使用(17.28%)、用法不当(11.94%)等,见表3。
3讨论
辅助用药具有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5]。近年来,临床辅助用药的种类和剂型都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其临床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问题也日益突出[6]。辅助用药的过度应用不仅造成了药物医疗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也对医疗安全的质量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7]。本次研究对2016年-2018年我院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合理性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我院2016年、2017年、2017年辅助用药的总销售额逐年有所下降,占总药品的比例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说明我院辅助用药的使用得到了一定的管控,但整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年销售金额最高的辅助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用药、肝胆辅助用药,而DDDs最高的辅助用药种类主要包括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质子泵抑制剂。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类的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的最多,分析可能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临床上上居高不下,加上活血化瘀类药物以中药制剂、复方制剂为主,普遍认为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应用更为广泛[8]。在用药的合理性方面,结果显示我院辅助用药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36.28%)、剂量不当(22.89%)、超疗程使用(17.28%)、用法不当(11.94%)等。因此需要临床加以干预和管控,对临床医师加强合理用药的专业培训,从辅助用药的药物类型、临床适应症、剂量和用法、药理作用、代谢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强化辅助用药的正确认识,合理科学用药,减轻不良反应[9]。另外充分发挥药剂科的干预作用,健全处方点评机制,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专项点评,从而进一步规范辅助药物的应用[10]。
综上所述,我院辅助用药的使用得到了一定的管控,但整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主要以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药物为主,且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加强临床监管和干预,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静,郭宇姝,游亮,等.某院住院药房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7,32(5):467-468.
[2]吕建,吕蕾,温丽琼.2016-2017年我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的干预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8,24(5):272-274.
[3]魏海霞.2014-2016年某二甲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1):276-279.
[4]刘毅,陈明颖,吴玉娥,等.我院辅助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181-182.
[5]符方方,谢燕贤,刘杰,等.某院2015-2017年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44-145.
[6]刘芳,余世荣.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施行辅助用药管理后辅助用药情况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8,37(02):54-57.
[7]朱良荣,杨慧慧,林珍珍.我院2014–2016年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8,15(1):50-54.
[8]高亚敏,赵波.2012-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某三甲医院肿瘤科辅助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2):215-217.
[9]郭剑伟,黄兴富,法艳梅,等.2015-2016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注射用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4):955-960.
[10] 沙伟.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辅助用药医嘱审核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217-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