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塞通致重症药疹病例分析及用药合理性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1:51: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特点及规律,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检索2002-2017年发表的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案例,对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例发生重症药疹的病例中,男性5例(26.32%),女性14例(73.68%)。所有病例均为注射剂静脉滴注给药,连续用药2d-7d发生不良反应的16例(84.21%),8d及以上的3例(15.79%)。12例(63.16%)存在不合理用药。结论临床使用血塞通应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认知,并加强中药辨证施治,因人施治,避免不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本文引用格式:周杏花,袁萍萍,王海飞.血塞通致重症药疹病例分析及用药合理性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24-225.

0引言

血塞通是由三七根提取的三七总皂苷制剂,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随着增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伤较为常见[1]。本文就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检索相关数据库,对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探讨其发生特点及规律,以期促进临床血塞通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皮疹”or“药疹”or“严重不良反应”、AND“血塞通”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检索时间:2002年1月至2018年6月。纳入标准:有关血塞通致严重皮疹的全部文献。文献排除标准: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不符合严重不良反应标准的文献;病案信息较少的综述、系统性评价文献;不良反应描述前后不一致,有明显缺陷的文献。

1.2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所得的ADR病案建立ACCESS数据库,双人双向录入相关数据:病例的年龄、性别、诊断、过敏史,血塞通的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使用时间、合并用药,ADR的类型、发生时间、治疗措施及转归等。进行双人核查、去重,重复文献仅录入首次发表的,共收集血塞通引起的重症药疹文献报道18篇,共19例。并对文献报道病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9例发生重症药疹的病例中,男性5例(26.32%),女性14例(57.89%),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81岁,各年龄段中,70岁以上的构成比较高,有7例(36.84%)。有3例(15.79%)有过敏史,分别为青霉素过敏史1例,花粉过敏史1例,芒果、乳制品过敏史1例。

\

 
2.2适应症分布

19例重症药疹病例中,原发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的数量最多,共8例(42.11%),心脏疾病的2例(10.53%),其他疾病包括高血压、神经性耳聋、腰椎间盘突出症、睡眠障碍、腘窝囊肿,此类适应症使用血塞通无明显指针,共9例(47.37%)。


\


2.3用药情况

血塞通发生严重皮疹的剂型均为注射剂型,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溶媒记载详细的病例中,主要以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其中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6例(31.58%),0.9%氯化钠注射液7例(36.84%),木糖醇1例(5.26%),溶媒不详5例(26.32%)。血塞通静脉滴注的常规用量为每次200-400mg,每日一次给药。19例重症药疹病例中,血塞通给药剂量为400mg及以下的9例(47.37%),剂量不详的4例(21.05%),超过说明书规定的给药剂量(400mg以上)的6例(31.58%)。

2.4皮疹发生情况

发生重症药疹的病例均为连续用药2d以上出现,最迟为连续用药10d后发生,主要在连续用药2d-7d后出现不良反应,共16例(84.21%),8d及以上的3例(15.79%)。重症药疹类型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为主,共6例(31.58%)[2-6],其他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例(10.53%)[7,8]、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例(10.53%)[9,10],类型不详的9例(47.37%)。

2.5病情转归

所有病例经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治疗后均好转。发生重症药疹的病例经过治疗好转时间均在7d及以上,7d的3例(15.79%),8-14d的5例(26.32%),15-21d的5例(26.32%),22d及以上的4例(21.05%),不详2例(10.53%),最长一例反复发作达4.5月[2]。

2.6ADR与不合理用药

在发生血塞通重症药疹的病例中,有12例(63.16%)存在不合理用药,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是适应症不适宜,共9例(47.37%),其次为超说明书用法用量及发生轻微ADR未及时处理,均为3例(15.79%)。发生重症药疹病例的具体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3。

\

 
3讨论

3.1血塞通致严重皮疹的特点


由表1可知,血塞通所致严重皮疹女性多于男性,这与曾聪彦等报道的三七总皂苷类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女性多于男性相一致,考虑与女性患者对该类药物较为敏感、耐受性较低有关[11]。年龄分布方面,60岁以上重症药疹发生率较高,有9例(47.37%),考虑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血塞通的适应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此类疾病老年人较为常见,使用频率较其他年龄段大;另一方面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更易引起药物体内蓄积而引发ADR。血塞通出现严重皮疹多在连续用药2d-7d后,共16例(84.21%),考虑血塞通出现严重皮疹均存在一定时长的潜伏期,临床应重点关注用药前7d患者的反应情况。此外,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例中,有3例(15.79%)有过敏史,临床在使用血塞通时应关注患者的过敏史。

3.2血塞通致严重皮疹与不合理用药的关系

血塞通主要成分是为五加科植物三七提取的总皂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凡辩证属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皆可用[12]。一些医务工作者使用血塞通时未辩证施治,超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药,易导致ADR的发生。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例中,有9例(47.37%)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腰椎间盘突出症、睡眠障碍等,不属于血塞通的功能主治范畴。临床在使用时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避免药不对症,减少ADR发生。

血塞通静脉滴注的用量应为每日200-400mg,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例中,有6例(31.58%)用量超过每日400mg,超剂量用药容易导致ADR的发生。中医重视因人施治,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弱,药物代谢减慢,对药物剂量更为敏感,应适当减少用量[13]。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例中,60岁以上的有9例(47.37%),用量均在400mg及以上,未减量使用。提示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量给药,尤其是老年患者代谢减慢,宜减量使用。

血塞通重症药疹有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多种形式,临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轻微的ADR表现即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对症处理,如非必须使用应及时停药,避免发展为严重ADR。本研究中有3例病例出现轻微皮疹后未及时停药,继续使用7d、3d、2d,导致皮疹加重[14-16]。

血塞通是三七根提取的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容易受到溶媒PH的影响,说明书规定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与其他溶媒配伍则容易引起溶解度等理化性质的改变[1,11]。发生严重皮疹的病例中,有1例使用木糖醇作为溶媒,不建议配伍使用。此外,有1例病例血塞通联合头孢曲松使用[16],由于注射用血塞通专用溶剂为35%-45%的乙醇溶液4mL,与部分头孢类、硝咪唑类药物合用可能导致双硫仑反应,应避免合用。

血塞通在临床使用广泛,其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而重症药疹尤其应引起注意。临床在使用血塞通注射剂时,应注意辩证施治,避免超适应症用药,根据患者年龄等因人施治,避免超剂量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同时,在使用血塞通注射剂时,尤其是过敏体质及老年群体,应加强巡查,一旦发生ADR后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避免ADR加重。

参考文献

[1]崔盈盈,吴嘉瑞,谭迪,等.基于关联规则的血塞通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的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2):1595-1600.
[2]王海飞,孙国平.注射用血塞通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6):475-477.
[3]居哈尔,普雄明,钟文英,等.血塞通引起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2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693-694.
[4]梁福娣,王红兵,梁美焕,等.血塞通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3):183-183.
[5]李志量,余美文,冯素英.血塞通注射液引起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2例[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7,34(3):301-303.
[6]王雷鸣,姜翠敏.静脉应用血塞通致严重变态反应2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5):399-400.
[7]马洪明.血塞通注射液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4):57-57.
[8]詹十音.注射用血塞通致严重多形性红斑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6):340-341.
[9]吴刚勇,宗刚军.三七总苷注射液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J].医药导报,2007,26(4):349-349.
[10]张江霞.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201-201.
[11]曾聪彦,梅全喜.81例含三七总皂苷类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3):2616-2618.
[12]余斌,尹绍猛.血塞通注射液对髋部骨科手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0):888-890.
[13]张铁,史英.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病例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1):1039-1040.
[14]曲虹,李安华.血塞通注射液致重症药疹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9,6(5):309-310.
[15]韩智琴,刘玉清,韩培芝.静滴血塞通致全身皮肤斑丘疹、双上肢水疱3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5,45(3):51-51.
[16]钱新毅,向南雁.三七总皂苷(血塞通)致过敏性皮疹1例[J].中国药师,2005,8(8):661-6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