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11:12: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A(lgA)、血清免疫球蛋白G(lgG)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M(lgM);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gA和l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4例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存在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美沙拉嗪;培菲康;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张海梅,张嘉刚,刘琪,等.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39-140.

0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与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但有医者认为该病与自身免疫功能存在关联。该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为血性腹泻,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呕吐、腹痛、粘液脓血便等症状,甚至出现频繁性便血,且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美沙拉嗪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但有研究显示单用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而培菲康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与中度急性腹泻,这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相一致。本研究就使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探究该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3-64岁,平均(37.42±6.81)岁,病程1-7年,平均
(3.51±1.13)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3岁,平均(36.81±6.64)岁,病程1-6年,平均(3.26±1.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并经我院确诊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者;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存在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③一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④存在精神疾病者。

1.2方法。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1.0 g/次,4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培菲康胶囊治疗,420 mg/次,3次/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患者lgA、lgG和lgM水平进行检测。

1.3.2临床疗效评判[2]:显效:经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相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经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黏膜存在轻度炎性反应,相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肠黏膜情况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3.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胃部不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lgA、lgG和l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gA和l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与3例不良反应发生,χ2=0.648,P>0.05。

3讨论

随着科学与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怀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学者们对细胞免疫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关注[3]。

美沙拉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其对肠壁以及肠黏膜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以及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合成。口服美沙拉嗪可相应的缓解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虽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并不理想。近年有学者怀疑肠黏膜可由肠道菌群失衡诱发免疫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此大有联系[4]。培菲康又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这提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疗效。

同时,本研究关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gA和lg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但观察组患者要更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对照组发生3例(P>0.05),提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可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兵兵.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1):144-146.
[2]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J].临床荟萃,2018,33(11):987-990.
[3]马铁明,韩洋,马贤德,等.不同灸量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形态学及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39(01):20-26.
[4]曹艳菊,李连勇,屈昌民,等.益生菌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02):160-162+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