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论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09:1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耳鼻喉手术中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120例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及扁桃体、腺体摘除术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针对耳鼻喉手术患者需给予严密护理干预,并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整理分析既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进而减少耳鼻喉手术中安全隐患的存在,提高手术安全性,以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医疗纠纷

本文引用格式:杨卫华.论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40+342.

0引言

耳鼻喉手术同其他手术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特异性。在手术期间,医生手术及护理人员操作范围较小,视野范围存在一定限制,再加上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手术治疗的需求,进而增大了手术治疗与护理效果的要求[1]。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段患者存在不同特征,进一步加大手术护理的难度,并使得手术护理期间存在较多安全隐患[2]。本研究中着重分析了耳鼻喉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120例手术患者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为(58.5±6.4)岁。其中34例接受鼻内镜手术,31例接受中耳手术,29例接受食管异常及气管异物取出手术,26例接受扁桃体、腺体摘除术。

1.2安全隐患

(1)安全核查工作:耳鼻喉手术患者多为儿童及老年人,前者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较低,后者多存在听力障碍且多伴有并发症,使得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存在一定困难。耳鼻喉科手术多表现为接台较多,时间较短,导致安全核查需多次进行,时间紧张,易出现工作疏忽,导致接错患者或出现手术部位错误等问题。

(2)窒息隐患:耳鼻喉手术期间给予麻醉气管插管时,若气管导管出现受压或者松脱等情况,则会对咽喉部手术产生严重影响,轻者则发生咽喉水肿、气管痉挛,重者则可发生窒息,因此对气道管理工作提出较高要求。

(3)坠床隐患耳鼻喉手术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包括儿童与老年人,此外手术床较为窄小,因此极易发生摔伤或坠床等事故。

(4)身体应激的隐患:患者入院后处于一个陌生环境中,加之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常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比如担心术中麻醉风险、术中疼痛以及术后效果等。不良情绪的产生直接影响手术安全性。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来说,身体应激隐患最为突出。

(5)感染隐患:耳鼻喉手术需进行解剖操作,因此对手术部位消毒提出较高要求。但部分护理人员对于耳鼻喉手术二类切口手术消毒观念较为薄弱,会使得术中正常菌群移位,进而产生医源性感染。此外耳鼻喉科室手术衔接较紧,手术时间间隔较短,使得手术室内空气自净时间有限,难以满足标准;接台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较多,平车出入频繁,进一步影响了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增加了手术室感染安全隐患。

(6)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部分护理人员不注重术前访视,使护患沟通及风险预测工作不完善;接台时护理人员疲于应付医生,使得手术准备不完善,或者核查工作出现疏漏等情况;巡回护理人员需兼顾台下、台上的手术需求,使其警惕能力与风险识别能力降低,未能严格展开病情监测。

1.3安全防范措施

(1)严格落实安全核查制度:医务人员需明确手术室安全核查工作的关键性。对于高龄患者或儿童,需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完成核查工作。在交接手术患者期间,护理人员需与患者或其家属核对患者各项信息,以防交接错误。在手术麻醉前,手术医生主持核查,麻醉医生需再次进行核查,保障手术部位无误。医护人员不得简化核查工作,坚持逐项插队,确保各项资料准确后展开手术。医护人员还需对安全隐患成因与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各护理人员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严格遵循医患手术部位标识等规定。还可在医院手术室外设立警示牌,逐项列出核查提醒信息,保障护理人员在紧张工作过程中做好核查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2)预防坠床:对每位耳鼻喉手术患者进行坠床风险评估,针对存在风险的患者需加强监护,由特定护理人员进行监护,还可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接送期间在平车两侧将挡板拉好。

(3)完善护理系统管理:护理人员需妥善固定气管导管,保证插管深度的适宜。具体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钢丝导管插管。严格注意导管不可受压,若出现导管松脱、气道阻力升高等情况需立即上报麻醉医生与手术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时刻准备急救药品与设备的应用。

(4)完善心理干预:手术护理人员需在术前访问患者,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认真解决其内心疑虑。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护理人员需与其建立依赖感与信任感,减缓患者身体应激反应,控制不良情绪。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预见性告知患者下个手术操作的感受,使患者有心理准备,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工作的顺利展开。

(5)良好控制感染:加强耳鼻喉手术中的感染管理工作,针对具体手术部位在术前为患者剃头、修剪鼻毛、口腔含漱等;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要求进行消毒工作,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各手术室均设定特定人员进行责任制管理,专人负责保障层流设备有效控制浮沉微粒,以保障层流的净化。

(6)增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耳鼻喉科手术专科护理人员需及时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进行清理,以缩短接台时间与手术时间,避免分散手术医师的注意力。专科医护人员需及时分析术中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医院内定期组织耳鼻喉科手术护理工作要点的讲座,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自身职责,加强与医生术中的手术配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

2结果

1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及扁桃体、腺体摘除术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

 
3讨论

耳鼻喉手术存在风险高的特点,若未及时清除护理安全隐患,则进一步加大手术事故的发生率,导致手术患者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需注重手术室安全隐患,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3]。此外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手术室操作规程,贯彻核查制度,清除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手术室安全风险控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中针对耳鼻喉科室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采用防范措施,不仅改善了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保障了手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耳鼻喉手术护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琳.耳鼻喉手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20-22.
[2]秦桦.人文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80-181.
[3]周聪.耳鼻喉手术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04-205.
[4]王新.浅析耳鼻喉手术中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0):6303-63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