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医疗机构也不例外,财务风险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关系着医院运营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直接影响。就现阶段国内医院发展现状来看,降低财务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开展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以此来为医院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预算;医院;财务风险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燕.全面预算管理对降低医院财务风险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83.
0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刻不容缓。从医院的发展角度来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除了规避财务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外,还要实现对医院收支平衡的有效调控,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各医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不同,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也要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在财务风险控制中发挥作用,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1全面预算管理对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分析
1.1有利于医院的收支平衡
想要保证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高效发挥,相关部门在对预算方法进行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医院各部门运作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部门的支出水平,进而满足医院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对于运营过程中需要补贴的项目,应根据要求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对剩余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医院资金最优配置,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国家对医院的资金预算具有明确规定,要求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时不能超出预算范围,这样一来,医院资金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从根本上达到收入和支出的动态平衡。
1.2有利于进一步规划医院发展
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资金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这也凸显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非营利性质的医院为例,在其运营和发展中,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来帮助其开展益民服务。但这种补贴并不是盲目提供的,而是要根据医院的全面预算来具体实施,这也是国家对非营利性质医院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而且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很大帮助。
1.3有利于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之后,会将各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明确化,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以此数据为参考,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会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财务管理条例,使医院在开展各项医疗工作时,能够实现对预算的合理控制,避免资金浪费现象产生,有效规避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还包括了工程项目、产权债务等内容的控制管理,通过上述工作的预算分析,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2医院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途径探讨
2.1树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财务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预算管理理念。因此,树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非常重要。首先,财务部门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医院发展的价值所在,并自上而下进行预算管理应用价值的普及。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引导员工思想,让全员从思想层面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工作,让全员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帮助医院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2采取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可供应用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由于这些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所以,为了能够确保预算编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需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特点,采取最佳的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哪种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能够让医院更好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可以适当将多种编制方法相结合,来保证预算工作的实用价值。
2.3加强合作,规避风险
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有效的预算方案的制定,当然也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配合。只有医院各个部门齐心协力,确保口径的统一性、政策的一致性,才能够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展开。就目前国内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部分医院所采取的预算管理编制方法已经不能描述评价当前医院的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部门与部门之间应当增强协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相互融合与帮助,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完整与顺畅,保证业务发展的平稳有序。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应当在确保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障程序的准确履行,确保基础资料的完整性,从而确保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可以保证对基础情况的理性认识,从中找到风险可能发生的隐患,从而将可能会发生的重大风险隐患进行事前准备,切实杜绝漏报瞒报等潜在风险发生。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够科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3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医院运营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生死存亡,所以,医院领导部门需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可以优化医院的资金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规避各类财务风险,为医院发展建设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因此,医院相关部门除了要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外,还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金茹.加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降低医院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9(07).
[2]秦艳.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和思考[J].西部财会,2014(11).
[3]朱素敏.新医改下县级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