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护理干预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5 14:3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的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重症住院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所选择病例在经临床护理干预后,相较于护理前,其SAS、SDS心理状态评分更低,护理前后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5.0±3.0)d。结论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重症住院患者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可推广用于临床。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布氏杆菌病;高热;心理状态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萍,张艳红.临床护理干预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309,322.

0引言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病症,多发生于新疆、内蒙等地区青壮年男性群体,临床中多表现为乏力、多汗、关节炎及发热等症状[1];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则可能会导致其脑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同时在生理上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2],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展开。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则能针对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促使疾病康复。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临床护理干预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的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重症住院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0~62岁,平均(51.0±11.0)岁,体温37.5~39.8℃,平均(38.7±1.1)℃;所有患者皆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展开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体温上升期:在患者体温逐渐上升阶段,因其内心毫无准备,易产生担心、害怕心理,因而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热发生机制,可能持续时间与治疗方式,加深患者对这一症状的了解和认知。叮嘱其卧床休息,确保病房空气清新,做好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若患者出汗多可应用干毛巾对其擦拭,勤更换内衣裤,让患者生理上感到舒适,并保持平和、良好心态。

②高热持续期:随着体温升高,患者会出现乏力、行为障碍及谵妄等不良症状,且伴随大量出汗,因而医护人员可利用冰水灌肠、温水擦浴等方式降温。指导家属学习监测体温变化的方法,并说明不同降温方式的效果与操作方式,使患者或家属做好心理准备,让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展开,消除焦虑情绪。例如在行擦浴时需重点对患者肘窝、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擦拭,每次20 min,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或以毛巾包裹冰袋置于腋下、颈部等,每次30 min;确认患者体温降低至39℃以下,则可将冰袋撤除。另一方面,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耐心倾听其需求,并尽量满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让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使其获得家庭支持,以配合降温护理工作。

③体温下降期:患者在高热阶段因消耗大、分解代谢强,因而病情有所好转后医护人员需即刻对其进行饮食干预,多食用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流质或是半流质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指导患者勤饮水,确保水电解质平衡。在患者体温降低后及时帮助其更换异物与床品,或帮助患者洗头,使其生理与心理上感到舒畅;同时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出汗、口干舌燥症状引起口腔粘膜破溃或感染。

1.3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并统计其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均采用四级评分法,SAS与SDS评分分别以50分及53分为分界值,所得分值高低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严重程度呈正比[3]。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观察数据均纳入至SPSS 20.0软件中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经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比较分析研究数据得知,所选择病例在经护理干预后,其SAS、SDS评分相比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干预效果理想,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所有患者住院情况分析

统计患者临床住院治疗情况,其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时间为382~388 d,平均住院时间为(385.0±3.0)d。

3讨论

布氏杆菌病也被称为波浪热、地中海弛张热等,它是指因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疾病[4-5],具有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病情复杂的特征,因而在诊断中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误诊等情况,从而延误患者治疗。同时因布氏杆菌病病程长,高热作为其主要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理与心理上均带来了痛苦。在长时间病痛折磨下患者心理极易产生抗拒、焦虑、抑郁、担心等负性情绪[6],甚至拒绝配合治疗工作进行,其不仅影响临床疗效,也进一步延长了病程,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对于布氏杆菌高热阶段的重症住院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给予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转变其不良情绪有着积极意义[7-8]。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在患者高热阶段分期展开护理干预,即在体温上升期,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其正确认知,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高热症状,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展开。高热持续期,则加强对患者生理护理,使其保持干净清洁,以冰水灌肠、温水擦浴等方式作降温处理,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对患者不良症状干预,从而缓解其痛苦与心理不适。最后在体温下降期,给予患者饮食干预及口腔清洁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并及时补充高热时流失的营养,促进其尽早恢复健康。因而所选取病例在经干预后SAS、SDS评分相比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患者心理状况良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布氏杆菌病高热阶段重症住院患者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司彦玲,朱丽娜,申苗.50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7,7(21):333-334.
[2]刘淑娟.大庆地区布氏杆菌病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56-158.
[3]Hernandez Rosalba,Burrows Brett,Wilund Kenneth,et al.Feasibility of an Internet-base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depression[J].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2018,57(4):1-16.
[4]何淑凤,朱彩金,苏凤.1例马耳他布鲁氏菌感染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6):765-766.
[5]刘颖.布氏杆菌病致脊柱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197-198.
[6]Li L,Dai JX,Xu L,et al.The effect of 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hand burns[J].Burn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ies,2017,43(4):954-958.
[7]刘明杰,王勤英.布氏杆菌病92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9):951-953.
[8]王伟,王淑芹,吕林英,等.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布氏杆菌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8):119-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