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4 15:22: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8)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失语患者失语程度,提高语言能力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卒中;失语;康复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茂.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80-281.

0引言

卒中后失语是由于大脑语言功能区域受损,缺失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种障碍,研究表明,30%以上的卒中患者都会出现语言障碍[1]。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障碍,本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在其中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护理,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7-80岁,平均(62.14±7.69)岁;病程1-8周,平均(3.11±0.87)周;类型:15例混合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2例感觉性失语,29例运动性失语;观察组(n=48)接受康复护理,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7-80岁,平均(62.20±7.74)岁;病程1-8周,平均(3.07±0.95)周;类型:16例混合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3例感觉性失语,27例运动性失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②意识清楚,病情稳定;(3)无精神病史。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饮食、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然后观察组再接受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疑问,并配合健康宣教,促进换心态改善,积极进行训练。

(2)康复训练:①口腔发音器官训练:指导患者舌头进行上下左右、卷舌、后缩、前伸运动,并练习面部肌肉,可配合b、p、m、f进行,b:发音闭紧上下唇形成阻碍,然后上升软腭,关闭鼻腔,不振动声带,用较弱气流冲破阻碍成声;p:发音闭紧上下唇形成阻碍,然后上升软腭,关闭鼻腔,不振动声带,用较强气流冲破阻碍成声;m:发音闭紧上下唇,下降软腭,关闭口腔,振动声带,让气流从鼻腔冲出成声;f:内收下唇,与上齿形成窄缝,上升软腭,关闭鼻腔,不振动声带,让气流从唇齿窄缝挤出成声;②口形及声音训练:通过口型指导患者进行唇舌运动,如卷舌、后缩、前伸舌头,上下开合咀嚼等,并通过镜子让患者观察自己的口型,以纠正错误发音;③口语表达训练:练习吃、好、喝等单字,熟练后再练习双音词、短语、长句,再选择简单的儿歌,练习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提高其信心;④理解训练:让患者指认病友、家属、护理人员姓名;⑤识物训练:让患者说出身旁物品的名字,如水杯、被子、床、门、窗等。

(3)社会支持:让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患者康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①失语程度:采用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DDAE)评价,0级:存在表达和理解功能障碍;Ⅰ级:可表达和理解少量词汇;Ⅱ级:可表达和理解日常用语,但存在错误语法;Ⅲ级:可表达和理解日常用语;Ⅳ级:可表达自己意愿,但较难理解复杂谈话;Ⅴ级:轻微的表达和理解障碍。②语言能力:参照《失语症》进行评价,包括命名、复述、听理解、自发言语4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语言能力越好。③临床疗效:无效: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无变化;一般: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有所改善;有效: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明显改善[2]。

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失语程度对比。护理后观察组失语程度0-Ⅱ级比例27.08%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Ⅲ-Ⅴ级比例72.92%明显高于对照组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语言能力对比。护理后观察组命名、复述、听理解、自发言语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93.75%vs7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

 
3讨论

卒中后失语是由脑外伤、出血破裂、栓塞、脑缺血致使大脑语言功能区域受损导致,主要表现为语言重复、声音失真、说话缓慢等,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在治疗卒中后失语上,西医主要以提高脑内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为主,中医则以中药配合体针、舌针、头针进行治疗,但确切疗效有待考究[3]。梅俊荣等人研究显示[4],及早对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可尽早调动机体内部潜能,重组和再现神经功能,改善语言障碍。康复护理是一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其他护理技术促进机能恢复的方法,本研究中,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社会支持,其中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更加主动的配合治疗,康复训练则可早期对患者进行言训练,改善语言障碍;社会支持则可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进一步配合康复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失语程度和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失语患者失语程度,提高语言能力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过秀秀,叶祥明.语言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17(01):62-66.
[2]王莹.卒中后失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语言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3):215-216.
[3]郭敏英,方平,廖笑菊.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障碍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07):1096-1098.
[4]梅俊荣,韩丽.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9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22.html
本文标签: 卒中 ,失语 ,康复护理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