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甲强龙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从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儿甲强龙联合常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儿通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患儿的发热恢复情况、咳嗽消失情况,胸部采用影像学检查,病灶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为78.33%、20.00%、1.67%、98.33%,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为46.67%、21.67%、31.67%、68.33%,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人数为1例(1.67%)、2例(3.33%)、1例(1.67%)、1例(1.67%)、5例(8.33%),对照组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人数为4例(6.67%)、7例(11.67%)、11例(18.33%)、9例(15.00%)、31例(51.67%),观察组的病理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家属满意率、较满意率、不满意率、总满意率为86.67%、10.00%、3.33%、96.67%,对照组家属满意率、较满意率、不满意率、总满意率为41.67%、15.00%、43.33%、56.67%,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P<0.05。结论采用甲强龙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在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面都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甲强龙;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秋萍.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07,109.
0引言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咳嗽、啰音、气喘、呼吸不畅、发热等不良反应,该病通常发生于4岁以下的患儿[1]。通过临床资料了解到,小儿支原体肺炎在患儿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高效的治疗成为了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任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从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60例,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8个月至4周岁,平均(3.22±0.67)周岁;对照组患儿60,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1~4周岁,平均(3.15±0.75)周岁。两组患儿均通过病理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
排除标准:对抗生素过敏的患儿;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的患儿。
1.2治疗方式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方式:为患者采取平喘、止咳、降热等措施,并且为患者滴注常规抗生素药物为患儿进行常规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甲强龙(国药准字:H20143136,生产企业: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对患儿进行配合治疗:甲强龙2 mg/(kg·d),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给予患儿静脉滴注,持续滴注3 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的发热恢复情况、咳嗽消失情况,胸部采用影像学检查,病灶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采用显效、有效、无效来进行表示。显效,以上病情完全消失;有效,以上病情部分消失并好转;无效,以上病情并未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情况的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采用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总满意率=(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并使用2进行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比较两组患儿通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患儿的发热恢复情况、咳嗽消失情况、胸部采用影像学检查,病灶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为78.33%、20.00%、1.67%、98.33%,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为46.67%、21.67%、31.67%、6 8.33%。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对比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人数为1例(1.67%)、2例(3.33%)、1例(1.67%)、1例(1.67%)、5例(8.33%),对照组头晕、嗜睡、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人数为4例(6.67%)、7例(11.67%)、11例(18.33%)、9例(15.00%)、31例(51.67%)。观察组的病理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家属满意率、较满意率、不满意率、总满意率为86.67%、10.00%、3.33%、96.67%,对照组家属满意率、较满意率、不满意率、总满意率为41.67%、15.00%、43.33%、56.67%。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儿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在4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发生几率最高,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再加上营养不良、空气污染以及通风不良等问题,都会引起小儿肺炎的发生。在当前的小儿肺炎中,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因。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中,有着许多的方式能够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2-3]。通过本文对120例患儿的研究得出结论,采用甲强龙对患儿进行治疗,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面,采用甲强龙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3]。
参考文献
[1]黄小欢.甲强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100-102.
[2]陈桂兰.肺大叶实变性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孟鲁司特及甲强龙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165-166.
[3]张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9):76-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