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4:05: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8月至2018年06月)接收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n=14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70,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n=70,实施常规护理),对14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实验组髋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明显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借鉴。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马丽丽,王淑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92-293.

0引言

临床对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患者多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虽在缓解病情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其属于应激反应,故需配合进行相关护理进行,以达到缩短康复进程及住院时间,提高其临床恢复效果的目的。本次选择14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实施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估,现将课题报告汇总。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7年08月至2018年06月)接收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n=140)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抽签法),即每组70例样本。实验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64-82岁,平均(73.0±9.0)岁;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股骨骨折患者36例,关节炎患者14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65-83岁,平均(74.0±8.5)岁;股骨头坏死患者18例,股骨骨折患者38例,关节炎患者14例。对比2组(n=140)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①术前:医务人员对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手术大致操作时间、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功能锻炼方法。若患者术前伴有剧烈疼痛,需遵医嘱指导患者口服镇痛类药物,必要时可于术前6 h进行超前镇痛,并于术前3 h指导患者使用葡萄糖,增强机体功能[1]。同时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对,深静脉血栓等形成的高危因素进行重点评估。可从并发症、年龄、肥胖等因素并着手考虑,在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后即可开展相关康复教育和术前锻炼指导。②术中:待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起效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生命体征、意识等状态的观察,且术中需加强手术室温度、湿度的调节,对未进行手术区域可使用毛毯进行覆盖,还可使用空调、暖风设备等将其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术中进行常规止血,若其出血量较多可进行自体血回输,规避低血容量发生。同时还需和患者进行持续沟通,对存在的负面情绪如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心理进行缓解,促使患者保持平稳心态面对手术。③术后:待手术结束护理人员需遵医嘱进行常规抗感染、止血、镇痛治疗,术后4h便可指导患者进食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术后2天便可拔除引流管,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股四头肌运动,并渐进增强机体负重水平[2]。同时术后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疼痛情况、水肿以及温表现等进行详细观察,对比正常患肢。嘱咐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肢适当角度抬高,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还需对患者进行适当按摩。同时禁止患者在床下进行运动时过度,避免栓子出现脱落,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对患者和家属讲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每天常规进行功能锻炼,保证时间锻炼足够。在饮食方面,需保证患者得到高蛋白、高钙以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补充,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果蔬,对于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等油腻食物禁止摄入。④出院:出院前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告知其日常训练方法,并叮嘱其定期复查。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手术实施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手术具体流程,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胃肠道准备,术后根据其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

1.3分析指标

1.3.1髋关节功能评估:参考Harris量表对髋关节功能评估分值:100分,得分、髋关节功能成正比。

1.3.2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常见便秘、坠积性肺炎、血栓等。

1.4统计学分析。SPSS 22.0,计量资料(髋关节功能)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以卡方(χ2)进行检验、百分数(%)进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14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详见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
 

2.2髋关节功能。140例患者术后4周、6周、8周髋关节功能评估,详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

\

 
3讨论

临床对股骨颈、股骨头等骨折患者多实施人工髋关节置进行护理,各环节连接紧密,达到改善预后效果,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的目的[5]。该护理方法以保护机体器官、促进术后胃肠道蠕动、缩短住院为基础,术前进行健康教育、葡萄糖溶液、镇痛药物口服,在降低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基础上,缓解其灌肠后胃肠道饥饿感,最大限度降低其疼痛程度。术中加强保暖、病情监测,有效规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异常换术治疗,随着我国交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的加剧,骨折发病率逐渐增多,基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明显下降,且骨密度较低,骨脆性较强,故老年人群骨折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群,为规避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需配合进行临床护理。而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普遍较高,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其机体能力和功能减退等因素,术后不良反应更多。同时,由于术前术后均保持长期卧床,则会增加患者压疮、伤口疼痛等不良反应[4]。而在术中时也会增加血管壁损伤的可能性,因此针对此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近些年来各种新型临床护理不断出现,且均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疗效。而本文通过对实施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且术后4周、6周、8周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价值得以证实。从而提示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原因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等3个环节情况。术后在镇痛、止血、抗感染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饮食、锻炼,在促进机体血流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综上所述,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对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淑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13-115.
[2]黎万霞,杨玉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6-7.
[3]纪艳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7):44+46.
[4]张璐,孙丽丽,张丹,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4):259+265.
[5]熊剑秋,李昕华,丁丽,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05):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