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3:50: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道手术中的护理体会。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输液天数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朱绍凤,王婷婷,邹诗冉.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72,376.

0引言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减少心理及生理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以微创技术为前提,优化临床路径,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早期出院,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目的[1]。FTS新理念与传统常规处理有很大的不同,在许多疾病中获得成功,尤其在结直肠领域发展迅速[2]。我院开展胃肠道微创手术技术娴熟,现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临床应用,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选取134例行腹腔镜下胃切除术、结、直肠切除术患者。男性71例,女性63例,年龄28~75岁,平均51.3岁。术前均行腹部增强CT检查及胃镜、肠镜检查。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均未提示有远处转移。

\

 
2术前准备方法的改进

2.1术前宣教


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快速康复计划,普及医学相关知识,针对不同病人,采取多媒体、展板、卡片等形式重点介绍微创技术、麻醉、手术、术后处理等围术期诊疗过程,嘱患者术前戒烟戒酒,邀请同病种病人行现身说教,使患者了解腹腔镜微创技术和快速康复理念优势,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增加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减少焦虑和恐惧,减少生理应激,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2.2术前胃肠道准备

快速康复不严格限制患者饮食,术前2~3 h禁饮,之前可给予清水、无渣果汁、糖水及碳酸饮料等,术前10 h推荐口服12.5%碳水化合物800 mL,术前2 h<400 mL,术前6 h禁食,之前可进食淀粉类固体食物。快速康复不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如需进行胃肠道准备患者,术前4~6 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加脉动饮料3000 mL,可有效清洁肠道同时补充水分和能量,减轻术前口渴及饥饿感,提高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并可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3胃肠减压

应用快速康复理念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以免患者术后发生肺不张及肺炎,郭传敏认为,腹部手术肠麻痹过程短暂,腹部手术后肠麻痹过程短暂,术后6 h小肠即可恢复正常蠕动,术后早期小肠内液体就开始被重吸收,术后24 h胃蠕动恢复正常[3]。如患者病情需要,胃肠胀气,可与术中留置胃肠减压,待手术结束病人麻醉清醒前拔除,若病情需要继续放置,术后也应早期拔除,时间不超过1 d。

2.4留置导尿

快速康复不常规留置尿管,不但影响患者下床活动,并且诱发泌尿系感染,加重患者痛苦,可通过调节液体滴速及总量减轻膀胱负荷,待排尿功能恢复后,恢复正常补液低速。如必须留置导尿,应在麻醉后放置,减轻患者不适,留置导尿一般不超过24 h,留置期间,一般不夹闭尿管,早期去除导尿管后,泌尿系感染率由24%下降至4%。

2.5术前营养支持

术前应认真评估患者营养情况,根据NRS 2002进行风险评估,6个月内体重下降>10%,BMI<18.5 kg/m 2,血清白蛋白<3 0 g/L,疼痛数字评分法>5分,该类病人需进行支持治疗,大多数首选肠内营养,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600 g(2000 mL)/d,若不能口服患者需进行肠外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为7~10 d,加强营养支持至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标准,方能手术。

3术中处理

快速康复理念提倡患者手术采取全麻方式,安全性高、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保证病人麻醉后快速清醒,减少应激,减轻患者不适[3]。使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术中保温,术间温度为22~25℃,术中保持患者体温在36~36.5℃,术中输入液体及腹腔冲洗液温度为37℃,麻醉气体适当加温。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及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补液以平衡盐液做为基础治疗。控制术中液体总量,过多输入盐溶液将延迟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延长住院时间[5]。

4术后处理

4.1术后镇痛


有效的镇痛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条件。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较轻,但对于痛阈值低者,可给予自控镇痛泵治疗(减少阿片类止疼药物的应用),可有效减少病人对疼痛应激反应,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并保证睡眠。

4.2术后饮食

快速康复外科主张早期进食、饮水及早期口服辅助营养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肠粘膜功能,防止菌群失调及异位,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麻醉清醒后,全身情况良好者分次给予小剂量全流食5%葡萄糖20~500 mL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剂20~500 mL。若患者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可逐渐增加全流饮食量。术后第3天停用肠外营养,增加口服饮食,排气后进半流食。

\

 
4.3术后活动

快速康复外科主张患者麻醉清醒后选择半卧位及床上适度活动,待患者状态良好,可离床活动,建立每日活动目标,活动量循序渐进,不少于2 h,术后当天或第1天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按摩足三里,必要时给予穴位针灸疗法,促进肠道及膀胱功能恢复。早期活动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4.4引流管的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不主张常规留置引流管,对于存在吻合口漏风险如:血运、张力、吻合口不满意及感染重的患者可留置引流管,但应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尽早拔除。防止时间过长引起相关并发症延迟患者康复。定时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告知留置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5快速康复出院的标准

出院标准(:1)无感染迹象(;2)疼痛可耐受或口服镇痛药可良好止痛(;3)伤口愈合佳(;4)恢复半流食或口服营养剂(;5)可自由活动;(6)器官功能恢复良好;(7)病人同意出院。

5讨论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逐步应用于胃肠手术,通过临床实践,最大限度地保证围术期安全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速康复,特别是在胃及结直肠手术中应用最为成功。快速康复外科最终目的是便于患者术后尽快顺利康复。其中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6-7],可见,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不仅取决于高水平的手术方式与微创技术,同时也与恰当的围术期护理密切相关[8]。我院在胃肠道手术采用快速康复理念以来,得到良好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费用降低、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万玲,黄家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应用现状及启示[J].安徽医学,2013,34(10):1581-1583.
[2]冯磊,李建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2):133-137.
[3]郭传敏.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蠕动的研究进展[J].心理医生,2015,21(8):4-6.
[4]丁国平,陈平.胃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2):141-144.
[5]李宁.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中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2):65-67.
[6]陈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79-81.
[7]卞秀敏,张莉,刘丽.促进康复计划对胆道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64-65.
[8]李苹瑕,沈光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10):792-7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