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案列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1:14: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过敏性鼻炎,现为致敏个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变应原与机体内炎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结合,引起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释放,导致机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等一系列症状的慢性非感染性炎性反应[1],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的疾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仲景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因其具有抗过敏、镇咳、止痛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医药;医案

本文引用格式:王佳悦,王玉明.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案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39.

1病案资料

患者,男,21岁,2019年03月12日就诊,主诉鼻痒,流清涕5年余,患者一年四季鼻流清涕,遇冷空气后症状加重,伴有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曾口服孟鲁斯特钠及开瑞坦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现症见:鼻痒、打喷嚏、鼻流清涕,遇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加重,鼻塞,无头晕头痛,无哮喘,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可,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

 
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粘膜苍白,双下鼻甲肿大,未见新生物。

中医望闻切诊:患者面色红润,无异常气味,舌淡红,苔白,脉滑,纳眠可,二便调。

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证型:肺气虚寒证。

中医治法: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为主要原则。拟方如下:麻黄12g,附子20g(先煎),细辛6g(后下),桂枝12g,肉桂12g,干姜9g,广藿香15g(后下),乌梅15g,酒乌梢蛇18g,旱墨莲15g,砂仁15g(后下),辛夷15g(包煎),佩兰15g,黄芪30g,防风15g,紫草15g,淫羊藿24g,蜂房15g,中药上方7剂,水煎服400mL,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嘱患者饮食清谈,忌食辛辣刺激、牛羊肉及海鲜等腥膻发物。一周后门诊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流清涕症状稍改善,鼻痒,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减轻,无头晕头痛,无哮喘,纳眠可,二便调。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粘膜苍白稍改善,双下鼻甲肿大减轻,未见新生物。治法:给予中药上方加浮萍15g、益智仁15g继服,余治疗方案不变。

三诊:患者鼻流清涕症状明显减轻,鼻痒,鼻塞及打喷嚏减轻,无头晕头痛,无哮喘,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粘膜略苍白,双下鼻甲稍肿大,未见新生物。治法:嘱患者中药上方继服。

四诊:患者偶有鼻流清涕症状,伴轻微鼻痒,鼻塞、打喷嚏,无头晕头痛,无哮喘,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粘膜色淡红,双下鼻甲稍肿大,未见新生物。治法:嘱患者中药上方继服。五诊:患者鼻流清涕症状消失,无鼻痒、鼻塞、打喷嚏,

无头晕头痛,无哮喘,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专科检查:鼻外观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粘膜色淡红,双下鼻甲无肿大,未见新生物。治法:嘱患者中药上方7剂继服,饮食清谈,忌食辛辣刺激、牛羊肉及海鲜等腥膻发物。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随访:分别于患者结束用药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及六个月后,患者鼻症状无复发,无头晕头痛,无哮喘,无明显不适。

2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鼻鼽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其曰:“……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祖国医学认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则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邪聚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津液停聚,遂致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发为鼻鼽。《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明代《证治要诀》:“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临床以虚证、寒证多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典型的往往表现为肺气虚寒证。治法上应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为主。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仲景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为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主方。临床应用发现其实为治疗内脏虚寒之病症的通用良方。因其抗过敏、镇咳、止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几年的研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有相当强的增强体质的作用。它能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降低中性活性氧[2],抑制肥大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释放,抑制缓激肽和组胺诱发的血管通透性增加[4],具有抗氧化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此案中,王玉明教授认为患者肺气虚寒而发为鼻痒、打喷嚏、鼻流清涕,遇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加重,鼻塞,故临床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为主要原则,方中以麻黄、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桂枝、肉桂、干姜温经散寒,广藿香祛风散寒,乌梅收敛固涩,酒乌梢蛇祛风通络,旱墨莲滋补肝肾,砂仁渗湿健脾,辛夷宣通鼻窍,佩兰芳香化湿,黄芪、防风益气固,紫草清热凉血,淫羊藿补肾助阳,蜂房祛风止痛。综上所述,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上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有着不错的疗效,目前国内临床上将其应用于变应性鼻炎虚寒证的治疗效果可靠,是临床上公认的效方。

\

 
参考文献

[1]焦沃尔.Notch信号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8,17(8).
[2]胡滨梅,刘密,李凡成.变态反应性鼻炎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1,17(29):21-23.
[3]张星煜,张丕华,黄春龙.变应性鼻炎与细胞因子免疫研究综述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3):594-595.
[4]彭炜,周明,赵艾君.JAK/STAT信号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