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诊内科误诊因素的分析及管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0:26: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误诊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诊内科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将此期间本院收治的55例急诊内科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管理。对两组的误诊率与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提升疾病诊断的精准性,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内科;诊断;误诊;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徐晓琨.急诊内科误诊因素的分析及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54-55.

0引言

急诊内科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极具复杂性,并且发展十分快,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此科室的误诊率也是很高的[1-2]。急诊内科容易引发很多种类型疾病的误诊,因为像甲亢性心脏病、急性心梗等这些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具特殊性,并且很多其他疾病与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很多医生都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误诊的现象,导致患者得到不对症治疗,进而极大地增加了科室误诊导致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接诊收治的60例急诊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42-77岁。将此期间医院收治的55例急诊内科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1-77岁。全部患者都已知情并愿意参与此研究,患者的治疗和信息完整,此次研究已经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面分析常规管理的对照组误诊率高的原因,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其应用于观察组的患者中。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措施对患者误诊率和满意度的影响[3-4]。

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的误诊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得到两组患者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60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90-100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误诊率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误诊率为1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1%(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见表2。

3讨论

3.1误诊因素分析。在急诊内科中,急性左心衰竭的误诊率很高,极易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由于这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比较类似,都会有哮鸣音、气喘、咳嗽等症状,并且病情容易反复,极不稳定。此外,在检查患者的X胸片时,因为医生的经验不够,很难精准地分辨出急性左心衰竭与慢性支气管炎,致使误诊率升高。一些老年患者,因为与医生的沟通不顺畅,不能完全理解并回答医生的问诊,导致医生不能客观精准地诊断出疾病,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大了误诊率[5-7]。

急性心梗的症状表现也不具唯一性,并且发病复杂且快,极易造成医生的误诊。加上患者过去患有心脏病,心梗会导致心肌收缩加快,加大了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这也会造成误诊。饮食习惯不良以及进食了有害健康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胰腺炎。在诊断患者的疾病时,医生必须综合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否有过不良的饮食行为,综合其他的检查项目,全面诊断患者的发病情况。一些患者的饮食习惯相对比较规律,医生也很难判断。如果患者出现了心慌气促、头晕恶心等症状,医生很容易诊断为胃肠道疾病。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瘘扩大,但是很少有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这增大了误诊率。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表现与其他疾病也比较相似,很多患者会出现心慌气促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很容易诊断为冠心病。

3.2管理措施

(1)定期组织医生进行急诊内科常见疾病的培训,并严格进行考核,让医生认真对待误诊,更加深入了解急诊内科出现的一些常见病的症状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产生误诊的原因等,进而降低误诊率,使得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治疗。经常举办疾病知识的讲座,对于之前发生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寻找误诊的根源,同时设计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各种误诊因素引发的医疗事故问题[8]。医生在问诊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疗标准对患者陈述的病情做出仔细地诊断,以发现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并且要严格检查患者的身体,最后再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和患者的既往病史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全面诊断疾病的发病情况,以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2)急诊内科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应该综合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进行充分了解,并且根据各项检查的结果,全面地分析病情,最后得出诊断结果,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误诊率,对急诊内科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心肌酶检测、血压监测以及B超检查等,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3)急诊内科的误诊率很高,医生应该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管理措施,降低因误诊因素引发的误诊行为。医生不但需要提升自己的疾病诊断技能,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该多总结经验教训。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生也在不断丰富自己医学知识,医院也加大了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医生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领先的治疗技术,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从而降低误诊率。急诊内科包含了多个科室,并且这些科室的疾病症状复杂、发病快[9]。此外,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误诊因素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误诊率。因此,医生需要对科室出现的误诊因素进行深入地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增加对急诊内科医生的培训量,提高医生的诊疗质量,继而增加疾病诊断的精准度,从而降低误诊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医生对科室患者的疾病误诊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然后总结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医生对疾病诊断的精准度[10]。急诊内科的医生只有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减少误诊的病例,提高自身的疾病诊断能力,并且使患者更加满意。综上所述,在分析疾病误诊因素的前提下,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但能够降低疾病的误诊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孟可军.内科急诊误诊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3):56-57.
[2]周贵龙,蒋松涛,谢民民.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防范管理措施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187-189.
[3]范文锋,黄韶荣,罗维.急诊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7):151-153.
[4]夏君.急诊外科58例急性腹痛的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80-81.
[5]瓮秀云,黄每芹.误诊为偏头痛的相关疾病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v.21(09):25-28.
[6]李莹,翟桂华,耿向苏.创伤骨科急诊入院病人漏诊与误诊的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4):256-258.
[7]吕璟,王庆丰.急诊内科患者再入院原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1):20-22.
[8]彭冬玲,张志萍,江远梅.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内科,2017,12(5):727-728.
[9]向兰.急诊科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34):127-128.
[10]孙怡君,乐邱琴.急诊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1):301-3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