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7例的临床护理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17:18: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的治疗与研究得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与预防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结果经研究后,采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并发症患病几率及患者满意程度大大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优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整体护理干预;致病菌

本文引用格式:殷华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7例的临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88,295.

0引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患者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症[1]。引起该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为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病毒与细菌可以直接引起患者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吸入含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或者使用被病菌所污染的物品所造成感染,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工作,该种疾病传染不会因任何因素而受到影响,且传播范围广,传染率高,容易造成广泛感染的情况发生[2]。由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群繁多,现今医院治疗过程中无法使用具有特殊效果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3]。此次研究对象主要为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入住我院治疗的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通过对患者的治疗与研究得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与预防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入住我院治疗的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均患有咽喉疼痛、咳嗽等病症,在经过院内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扁桃体肿大且咽喉充血,该类型患者皆被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进行研究的患者无其他类型的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9例,男女比例为10:9,患者的实际年龄在8~79岁,平均(35.41±12.89)岁,患者入院时进行体温测量的数值为38.5~41.2℃,平均(39.14±0.55)℃,对照组18例,男女比例为10:8,患者的实际年龄在10~76岁,平均(36.76±11.40)岁,患者入院时进行体温测量的数值为38.6~41.5℃,平均(39.22±0.41)℃,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告诫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定期为患者治疗区域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注意医疗环境卫生管理,防止外界因素造成患者发生感染,并进行单独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并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忧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方面的宣教,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保持亲切的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从而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方式与患者展开交流,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1.2.2基础护理

患者的口腔与鼻腔是上呼吸道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一般由空气传播病菌,从而导致上呼吸道发生感染,与患者长期接触的人容易被传染。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降低传染几率,就需要为患者安排相对独立的治疗环境,防止与其他患者同住产生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佩戴口罩。定期为患者治疗环境进行通风,保证治疗环境的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消毒,在通风时完善患者保暖措施,防止患者着凉,督促患者合理作息,注意休息并且多饮水。

1.2.3饮食护理

感染该病的患者往往会食欲不振,但疾病的治疗与恢复需要大量的营养保证,所以需要保证患者身体营养充足,为患者提供高蛋白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适量地摄入水果与绿色蔬菜有利于微量元素与纤维素的摄取,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

1.2.4发热护理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需要为患者提供降温护理,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患者高温发热主要有两种护理方法,首先是采取物理降温,护理人员使用冰袋敷至患者额头处,散发患者体内热量;患者身体发热时其汗腺可能会发生堵塞,需要护理人员定期用温水对患者身体进行擦拭[4];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擦拭时需要注意室内温度,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应保持在22~28℃;衣物被汗液打湿后需要及时更换衣物。一旦患者经物理降温后仍高温不退,需要再遵循医嘱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适量的药物治疗,例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部分患者在身体发热时手脚温度偏低,可以采用温水泡脚得以缓解[5]。

1.2.5鼻部护理

患者在患病时可能会出现缺氧与头痛的情况,主要由鼻塞引起,需要进行相关护理。在患者鼻腔内有大量分泌物时,需要至少保证患者鼻腔一侧畅通,并采取头侧位卧姿。定期为患者清理鼻腔,去除结痂的分泌物,防止患者鼻腔黏膜受损,可用蘸取生理盐水的棉签进行清理。部分患者鼻塞严重,导致呼吸极度不顺畅,需要在患者鼻腔内滴入麻黄碱溶液,每小时3次,每次2滴[6]。

1.3评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我院的治疗与专业护理后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判定:退热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患病几率及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1.4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后,采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并发症患病几率及患者满意程度大大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基本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发病区域为患者的鼻腔与咽喉,主要是由病原菌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被患者吸入呼吸系统所导致的感染,该病多发于冬春两季或季节更替期间[7]。在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中一般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但综合性与针对性低,且护理内容不全面,无法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新型的护理模式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做出改善[8]。此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并发症患病几率及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此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使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模式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在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协调一致,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心理健康干预与治疗环境优化、饮食控制、疾病知识宣教等干预,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上的优质护理服务,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优化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速率。在护理过程中,对高几率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定期对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进行监测,降低并发症几率。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模式从而增加护理的全面性、协调性,从而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可优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瑛.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5(14):78-79.
[2]刘苗竹.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家庭医药,2018,12(11):78-82.
[3]Tang Jianya.Application of Comfort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Dietary Health Care,2018,48(14):78-82.
[4]Huang Yifang.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Dietary Health Care,2019,6(9):82-83.
[5]王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及预防措施分析[J].饮食保健,2019,5(12):72-74.
[6]张喜辉.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7(14):44-46.
[7]徐萍,高静静,魏西飞,等.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20(10):31-32.
[8]王书慧.高中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与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17):3523,3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