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胃癌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则给与开腹D2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外周血CT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小,P<0.05;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后,CT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外周血CTC水平,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
本文引用格式:潘生华,周茂松,王进.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疗效对比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65-66.
0引言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深入,腹腔镜也因为其具有创少小且并发症少的特点而在D2根治术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腹腔镜下进展期的胃癌根治手术适应情况依旧存在争议,淋巴结清扫方面是否彻底均成为了需要考虑的内容。由于循环肿瘤细胞是一种从肿瘤原发灶或者转移灶中释放至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细胞,认为是造成肿瘤出现转移以及复发的重要因子[1]。本次研究主要以不同术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为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术前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且得到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衰竭者,手术不耐受或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观察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61.28±7.25)岁,肿瘤直径平均为(4.36±0.83)mm;对照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66-71岁,平均(60.96±7.45)岁,肿瘤直径为(4.26±1.05)mm。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观察组采用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首先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接着取平卧位,对患者采用消毒铺巾,5孔法操作。为患者建立人工的二氧化碳气腹,并采用腹腔镜置入患者体内查看肿瘤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远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近端胃癌根治术等。对照组则采用开腹D2根治术进行治疗,首先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并采用上腹正中切口,长为15-20 cm,将严格按照D2根治术的标准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患者选择开腹远端接触或近端为切除术以及开腹权威切除术等。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观察两组患者的血CTC水平,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3 d,均需采集患者的肘静脉血10 mL,穿刺之后的前2 mL血液均需要舍弃,剩余的血液标本肝素将进行抗凝处理,于4℃进行保存。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的数据录入以及计算采用SPSS 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则采用(±s)表示,以t与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大,P<0.05;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CTC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后,CT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完善,在进行胃癌的治疗时,相比于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对于患者腹腔创伤更小,干扰更小,患者进行手术之后恢复得更快。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手术,需要手术医生熟悉腹腔镜下的解剖关系,从而将会增加患者淋巴结的清扫难度。但是相比开腹手术来说,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能够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出血量更少,且由于腹腔镜手术具备切口小的特点,使得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不良情况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手术之后更加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CTC是导致患者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而CTC是指从患者实体瘤原发病灶中脱离从而进入到患者的淋巴系统或者外周循环系统中的肿瘤细胞,将会在进行外周循环的过程中将肿瘤细胞种植至血液毅力淋巴结。由于CTC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较低,它被确定为是造成患者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元凶。由于外周血CTC在患者胃癌晚期中的检出率较高,所以认为CTC是导致患者胃癌的主要原因。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检测出的CTC方法增多,能够直接通过抽取静脉血的方式检测患者CTC的变化情况[2]。
临床研究表明,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在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的基础上可以确保清扫掉病灶。另外,两组患者治疗过后,CT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CTC水平,这对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果与徐平,曹卫在不同术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CTC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的数据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外周血CTC水平,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一林,彭智,张小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表达在进展期胃癌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11):1293.
[2]滕小春,刘海峰,刘永生,等.NHE1蛋白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5):402-4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