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9 16:3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的膝骨关节炎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传统肌力训练,观察组利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1个疗程后观察2组疼痛和临床疗效。结果在VAS方面2组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临床疗效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临床疗效也有效提高,是今后值得继续深研的的课题

关键词:肌肉能量技术;中药热奄包;膝骨关节炎

本文引用格式:赵卫卫,马静,林金.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2):134,141.

0引言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该病是以关节软骨、关节表面及边缘新骨形成为特点的非炎症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功能障碍,可导致关节畸形,甚则丧失关节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关于其病因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可能与年龄、性别、职业、肥胖、激素水平、遗传、过度使用等危险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1-3]。而KOA在中医常归之于“骨痹”范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中医临床路径中,称之为“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症因脉治·卷三》载:“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故名曰痹”。可见,“骨痹”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关节,闭阻经络,气血凝滞从而出现关节疼痛、麻木、活动受限。而本研究中,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的8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得到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在39-68岁,平均(45.8±5.9)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

观察组年龄在40-67岁,平均(43.3±8.9)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为: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KOA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35岁,≤75岁,小学文化程度以上,能理解量表内容;临床分期为早期和中期的患者,且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者;如果已接受其他治疗,经过1周的洗脱期再入组;符合中医风寒湿痹阻证候诊断标准者;自愿参加试验,患者本人签署或由其直系亲属代签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刺和传统肌力训练。针刺取穴:内膝眼、外膝眼、鹤顶、足三里、阿是穴。操作方法: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并且腘窝部垫起,令膝关节屈膝30°。穴位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留针30~40min,每周治疗3次,8周为1个疗程。传统肌力训练:包括采取直腿抬高训练以及静蹲站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为患者仰卧位躺在床上,下肢伸展,在不引起膝关节活动的情况下,双腿伸直并拢抬起,要求足跟离床面18cm左右,持续30秒,休息30秒。静蹲站桩训练为患者背靠墙体,双脚双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下蹲至膝尖与脚尖连线垂直地面,重心置于患侧足部,自行掌握下蹲深度无痛的角度,每次保持半蹲20秒,然后休息20秒为1次。各做3次为一套,每日2套。坚持8周为1疗程。

观察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肌肉能量技术具体步骤为被动屈曲膝关节到有阻力时停止,维持该位置,患者主动屈膝,术者提供适当阻力,维持5s后放松,术者辅助屈曲膝关节至最大范围;被动伸直膝关节到有阻力时停止,维持该位置;患者主动伸膝,术者提供适当阻力,维持5s后放松,术者辅助伸直膝关节至最大范围。以上动作重复操作10遍,隔日治疗1次。

中药热奄包热敷:由德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制备,其药物组成为:红花15g、骨碎补90g、牛膝15g、伸筋草15g、当归9g、海风藤15g、川芎15g、忍冬藤15g、透骨草15g、细辛45g。封包后用湿毛巾包裹,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10min;取出加热后的药包,适当降温后置入护膝带中,将护膝带捆绑于膝关节上,调整好松紧度,以不烫伤膝关节为宜。每个热敷袋重复使用30次,每日2次,每次30min,连续热敷8周。

1.4评价指标

根据VAS和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疗效评定:参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4]拟定以下评价标准。①疼痛:关节持续严重疼痛至无疼痛为0~5分;②交锁:关节交锁至无交锁为0~15分;③负重:不能支撑负重至无需支撑为0~5分;④压痛:关节持续压痛至无压痛为0~25分;⑤稳定:节不稳定至稳定为0~25分;⑥上楼梯:不能上楼梯至正常上楼梯为0~10分;⑦肿胀:持续肿胀至无肿胀为0~10分;⑧下蹲:不能下蹲至正常下蹲0~5分。根据8项指标综合评分:91~100分为痊愈,75~90分为显效,50~74分为有效,低于50分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VAS评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定,疗程结束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
 


3讨论

膝骨关节炎,临床上治法众多,针灸、推拿、理疗等等,层出不穷,然则效果参差不齐,治疗结束后时有反复。究其原因,是因为该病的发生,与膝关节退行性老化有关。所以要想使该病得到有效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持之以恒的肌力训练才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

而早有文献研究证明:生物力学平衡的改变才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膝骨关节炎患者因为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废用性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这些因素又会反过来影响下肢的功能状态和膝关节的应力分布[5],加重膝关节的不稳定性。而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势必又会增加骨关节炎的病变程度,而从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KOA患者康复的关键之一就是增强肌力,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而如今国内尤其是广大社区医院在肌力训练上面,如今笔者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抑制疼痛信号传递,达到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效果。施加加等[6]采用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患者颈部前屈和旋转功能有显著提高,而上交叉综合征是由于长期颈部姿势不良引起的颈椎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和功能障碍,肌肉能量技术可放松紧张的肌肉,恢复颈椎屈曲,从而改善颈椎功能。本研究中采用肌肉能量技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有效改善患者的VAS。而中药热奄包具有中药外治和热疗的双重作用,是将中药封包加热后直接热敷患处,使药力从外到里,层层传达,通透关节,祛散风寒,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KOA患者的关节内因炎症反应而致部分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而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关节自身的新陈代谢,减少炎症介质IL-1、肿瘤坏死因子-α等析出,从而可以减轻或缓解关节疼痛、肿胀,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总之,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有效改善患者疼痛,临床疗效也有效提高,是今后值得继续深研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付鹏,刘晓瑞,李秘,等.基于肌肉链理论的屈伸肌等长收缩训练配合中药外敷治疗KOA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9):118.
[2]曹渺,刘晓瑞,向武,等.健膝康复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案[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06):56-57.
[3]黄彬洋.基于运动链理论的核心肌群渐进式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社区方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4]刘合亮,魏艳珍,郑世雄,等.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J].中医正骨,2017,29(08):68-71.
[5]赵卫卫,付鹏,林金.基于肌肉链理论的屈伸肌等长收缩训练配合中药外敷治疗KOA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68-69.
[6]施加加,花佳佳,孙剑渊,等.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33-5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