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干预对提高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8 16:00: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继发性脑积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降低患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继发性脑积水;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查道美.护理干预对提高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64+267.

0引言

脑水肿是指脑室内脑脊髓液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通路被出血阻碍使得脑脊液无法顺流导致脑干膨胀、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等均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本研究对观察组41例继发性脑积水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3-64岁,平均(43.5±20.5)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4.0±21.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用药、饮食、康复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①体位干预,指导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在确保舒适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坐位,以缓解患者头痛情况,同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预防误吸情况的发生,术后保持平卧位并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缓解其面部水肿预防颅内压升高。②健康教育干预,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等选择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以及家属进行脑积水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状况、治疗方式等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度。③康复训练干预,术后早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根据坐位-站立-步行训练原则,早期对患者经坐位训练,a.训练前先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促进其下肢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环,同时与患者积极沟通,告知其坐位训练要点,让其身心均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患者先蹲下,待其适应后再缓慢过度到坐位,坐位是根据患者承受能力进行抬腿、左右前后挪动等练习,促进其平衡能力的掌握;b.患者完全掌握坐位后,可进行站立训练,指导患者先在坐位通过踏步的方式提高退步力度,再开始站立练习,前期可扶着沿床边或借助辅助工具站立,逐渐过度到独立站立;c.患者掌握站立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原地踏步练习、借助辅助工具进行行走练习以及独立行走练习,当患者独立行走完全掌握后可进行负重或楼梯行走练习。④生活能力训练干预,通过抓取小物件对患者手指灵活度进行锻炼,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协助下完成洗脸、刷牙、扣纽扣等以提高患者四肢关节灵活度和生活能力。⑤预防感染干预措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对会患者引流装置进行护理,确保切口处敷料干燥、清洁,严密观察患者白细胞水平、发热、头痛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抗生素应用标准,对患者进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以降低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使用巴氏指数(Barthel)测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60分为基本自理、≥4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20分为生活依赖明显、<20分为完全依赖。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基本自理+生活需要帮助)/n×100%。以及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纳入SPSS 21.0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χ2对比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对比。经护理,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如下:基本自理10例、生活需要帮助20例、生活依赖明显7例、完全依赖4例,总有效率为73.17%(30/41例);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如下:基本自理14例、生活需要帮助22例、生活依赖明显4例、完全依赖1例,总有效率为87.80%(36/41例)。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χ2=6.813,P=0.009;两组间差异比较结果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经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颅内感染4例、颅内出血2例、水肿3例、颅内压升高2例,总发生率为26.83%(11/41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颅内感染1例、颅内出血1例、水肿1例、颅内压升高1例,总发生率为9.76%(4/41例)。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83%显著低于对照组9.76%,χ2=9.746,P=0.001;两组间差异比较结果P<0.05。

3讨论

继发性脑积水是颅脑损伤、肿瘤、炎症等以及颅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头痛、呕吐加重、昏迷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1]。日常生活能力是对人类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体现标准,通常人体在受到伤害、疾病后,会失去一定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导致患者自信心、自尊心等受到伤害,从而进一步加重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贺虹[2]在研究中对继发性脑积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效促进了患者身体的恢复。本研究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降低了患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有效降低了术后患者误吸、颅内压升高以及面部水肿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度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通过实施康复训练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四肢功能的恢复,提高了其生活的自理能力;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行为、手指功能等训练,有效促进了患者手指灵活度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其生活能力;通过对严格执行无菌标准,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继发性脑积水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四肢功能的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

 
参考文献

[1]张照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126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7,27(1):74-75.
[2]贺虹.护理干预对提高继发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v.5;No.260(47):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