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运动量的减少,肥胖病人越来越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中西医对其认识也有所不同,西医认为本病与血糖、血脂代谢有关,中医则认为肝郁,脾虚,痰湿,瘀血等是主要发病因素,本文通过中西医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做系统综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法;中西医
本文引用格式:乐玲娜,傅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2):118,120.
0引言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过量饮酒,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疾病,其演变过程可由单纯脂肪变到肝炎,肝纤维化,最终肝癌。根据年龄、性别和种族差异,高龄男性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1]。另外,流行病学发现[2][3]在肥胖等因素影响下其患病率比非肥胖者高达约4-6倍。
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分析
1.1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的见解
以下介绍西医学家对其发病机制的看法,如:许传芳等[4]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主要原因,其他发病机制有肝脏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OS)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作用,另外年龄、性别、家庭遗传等也会有一定影响。李慧卿等[5]认为该病的初发原因是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诱发机体脂肪变性;另一方面,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机体肝细胞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与此同时,高胰岛素血症状态下,随着肝脏脂质产生增加,进而诱发氧化应激反应,诱发肝细胞损伤及坏死;娜日苏等[6]发现其机制包括NASH(初次、二次打击),胰岛素抵抗,脂肪生成因子的作用,肝脏的铁元素过量发生脂质过氧反应,改变了线粒体的结构,还有缺失瘦素;总之,当今医学研究者认可的仍是Day和Jams在1998年共同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7]。此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引起了对肝脏的第一次打击。在这基础上加快了肝脏过氧反应,使肝细胞受损,发展为第二次打击[8]。
1.2中医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的见识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祖国中医历史中没有具体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将其列入“胁痛”“积聚”“黄疸”“肝癖”等范畴[9]。中医专家对其发病机制也有不同见解,邱汉平等[10]认为其由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受损,痰湿内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久病体虚或先天不足,脾肾虚,痰湿内阻,血行不畅,痰瘀互结于肝而发病。邓国兴[11]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情志不当、劳逸过度等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继而引起水湿集聚、痰浊内生、气郁血瘀而成。孟凡龙等[12]表明其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痰湿阻滞、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血瘀不畅、肝肾亏虚;黄鸿娜等[13]观点为饮食不节,痰湿内阻;情志方面,肝气郁结;正气亏虚,肝脾肾不足。迟蕾等[14]认为肝脾肾功能不足为本,痰湿淤血为标;肝郁不畅则气滞血瘀;脾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陆定波教授[15]认为,其总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初多为痰湿化热而成湿热内蕴证;痰湿阻络,气滞瘀血内生;若湿热蕴久,化火伤阴,则致肝肾阴虚。
2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疗法
2.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西医方法
2.1.1西医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降脂减肥剂,护肝抗炎药等。杨秀敏等[16]认为治疗该病的药物有降糖调脂药物,调节肝功能药,促进胆汁分泌药,促脂类代谢药。谢云爱专家[17]给出治疗意见如下:对于伴有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患者给与胰岛素增敏剂;合并脂质偏高者给予降脂药;保肝抗炎药用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患者。马大宝等[18]认为药物治疗有降脂药,减肥药,胰岛素增敏剂,其他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益生菌、减轻铁负荷等。西医最新方面没有出现能更好地治疗该病的药物。
2.1.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在饮食控制方面[19],坚持规律合理饮食,控制每天的总能量,做到三餐定时定量,使NAFLD患者达到目标体重。坚持戒掉吃零食的习惯,可多吃富含维D、维E的新鲜蔬菜瓜果。患者也可以长期服用中药茶饮配方:决明子,山楂,荷叶,绞股蓝,红曲,每天坚持效果极佳。在运动方面,以全身性有氧运动为合宜,包括:(1)耐力型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绳等;(2)力量型运动如: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等;(3)各种球技活动,篮球,乒乓球,桌球,网球等。以上运动日常坚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最好两者相结合,勿劳累过度[20]。其他非药物治疗有外科减肥手术,针灸减肥手术。
2.2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有一定优势,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健脾祛痰,益气活血,清热疏肝,消食等多种治法灵活运用,方能取得不错的效果[21]。黄水香等[22]通过中医临床路径观察,将其分为三证型,肝郁脾虚证,治则为疏肝健脾化湿;痰阻血瘀证,治以化痰活血为法;肝肾阴不足证,以肝肾阴为法;以上证型用药为自拟方加减;蔡小旗等[23]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二陈四物汤加减对痰瘀內结的根本病机有显著疗效。李艳爽[24]以多年经验发现,辨证论治选取的中药汤剂及单味中药在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对肝郁脾虚型,选方疏肝降脂汤;痰瘀互结型,选方导痰汤加血府逐瘀汤加减;胆胃湿热型,选用温胆汤加减;肝脾血瘀型,选方调营饮加减;肝肾阴亏证,选方一贯煎加减。陈枝俏等[25]选取60例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后治疗组(穴位注射联合穴位贴敷)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西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琳琳[26]选用祛脂保肝方治疗合并有肥胖症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佳;陈连生等[27]利用加味枳术清脂汤配合西药治疗该病疗效明显。
3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为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男性肥胖者多见。西医非药物治疗可以运用生活方式改善与外科手术方式;口服药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症状、体征,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不过缺乏特效性,其中一些降脂、护肝等药物难免有一些副作用;中医则通过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取了不同方药,多样性组方,但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然而,将来更好地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不过未来,科技在进步,药物的研制技术也在提升,有望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药物,让患者减轻病患,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勃,陈玉琪,王宇明.2012版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简介[J].肝脏,2012,17(9).
[2]Chun Jen Liu.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sian people who are not obes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1555-1560.
[3]Gaggini M.Morelli M,Buzzigoli E,et a1.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I.D)and its connec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dyslipidemia,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Nutrients,2012,2(13),5:1544-1560.
[4]许传芳,穆湘霖,陈永洪,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6):177-178.
[5]李慧卿,苏少慧,宋娟.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治疗新进展[J].临床荟萃,2016,31(9):1042-1043.
[6]娜日苏,包纳日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01,14(3):39-40.
[7]曾民德.脂肪肝发病机制及其“二次打击”假设[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3):167-168.
[8]杨灏.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健康周刊,2018,05.
[9] 张声生,王垂杰,沈洪.特色专科实用手册:消化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4-221.
[10] 邱汉平,李尝赐,林昆明,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分析[J].临床与实践,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
[11] 邓国兴,张一昕.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6,14:156-157.
[12] 孟凡龙,宋伟,孟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进展[J].综述与进展,2018,01.
[13] 黄鸿娜,黄晶晶,毛德文,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
[14] 迟蕾,刘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
[15] 朱茂龙,陆定波.陆定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1).
[16] 杨秀敏,曹宏梅,柴欣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7):621-622.
[17] 谢云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4,29(7).
[18] 马大宝,杨国旺,张青.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西医治疗进展[J].肝脏,2016,21(7).
[19] 江依勇,刘丽.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进展研究[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01).
[20] 柯东春,卢红元.非酒精性脂肪肝大学生患者的运动康复锻炼及饮食指导[J].肝脏,2014,19(5).
[21] 刘彬,张学智.中医辨证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近10年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4):218-219.
[22] 黄水香,叶盈盈,邵志林.中医临床路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
[23] 蔡小旗,蔡媛媛,谢红丹.加减二陈四物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4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2).
[24] 李艳爽.浅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辨证施治[J].临床经验、特别健康,2018,20.
[25] 陈枝俏,谢燕萍,许娇,等.穴位注射联合贴敷治疗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J].吉林中医药,2016,36(4):419-420.
[26] 单琳琳.祛脂保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肥胖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
[27] 陈连生,王世元.加味枳术清脂汤配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