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就诊的儿童650例,对生长发育状况和微量元素水平使用标准离差法标化。结果女男钙、铅元素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年龄组之间微量元素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矮小症者铅水平高于健康者,镁低于健康者;营养不良者锌、钙水平低于健康者;性早熟者铅、铁高于健康者,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微量元素水平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因此需提高对每个阶段、每个疾病的重视度,并注重营养均衡,不可过量补充某种元素,促进儿童健康正常生长发育。
关键词:微量元素;生长发育状况;年龄
本文引用格式:巫清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09-110.
0引言
整个人生的质量与儿童时期是否健康成长发育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提高人群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1]。人们对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关注度比较高,然而却对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2]。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食物摄入少量的微量元素就可以[3]。若微量元素水平不在正常范围内,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将儿童正常生活摄入、检测微量元素与儿童生长发育关系的重视度提高。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就诊的65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男350例、女300例,0-1岁41例,1-3岁120例,3-6.5岁190例,6.5-15岁299例,平均身高为(114.4±112.4)cm,平均体重为(21.3±10.7)kg。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已获取儿童家属同意,研究儿童在本次研究前均未服用微量元素。排除标准:排除伴有先天疾病患儿;排除慢性、急性疾病患儿,排除存在其他疾病患儿。
1.2测量方法。采用严格校准的电子体重秤和身高仪进行体格测量。测量身高者需脱帽、赤足,且为立正姿势。小于3岁的儿童则在测量身长时采取仰卧位。记录单位为cm,数值精确到0.1 cm。测量体重者早晨空腹且只穿贴身衣裤,站立在踏板中间且不接触其他物品。记录单位为kg,数值精确到0.1 kg。受检者测量微量元素前酒精消毒无名指,采集40μl的血在食管中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充分摇匀后的血液。
1.3评价标准。根据年龄分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5岁)、学龄期(6.5-15岁)。体质指数、体重指数、身高指数以2009年儿科研究所制度的身高、体重参照标准进行统计。采用光谱仪界定微量元素参考范围,其中铅、铜、铁、钙、镁元素正常值范围为0-100μg/L、11.8-39.3μmol/L、7.52-11.83 mmol/L、1.51-2.3μmol/L、1.12-2.06 mmol/L;锌元素根据年龄不同正常值范围也不同,其中0-1岁、1-10岁、大于10岁各为58-110μmol/L、62-110μmol/L、76.5-170μmol/L。
1.4统计学处理。将相关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不同性别体格生长情况。不同性别的BMI的SDS、体重SDS、身高SD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基线情况均衡可进行下一步分析,见表1。
2.2不同年龄、性别微量元素水平的差异。不同性别儿童的镁、铁、铜、锌元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童铅元素高于女童,男童的钙元素低于女童,因此,性别不同钙与铅元素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上6种微量元素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年龄增长,铅、铁、锌元素水平递增,而镁、钙、铜水平递减,见表2。
2.3生长发育不同,疾病的微量元素对比。在健康体检者中铅、铁、镁、锌、钙分别为(40.4±13.3)μg/L、(8.3±0.6)mmol/L、(8.3±0.6)mmol/L、(80.9±8.1)μmol/L、(1.6±0.1)mmol/L,本研究中矮小症者的铅、镁各为(42.3±12.1)μg/L、(1.6±0.2)mmol/L,早熟者铅、铁各为(41.9±10.8)μg/L、(8.5±0.8)mmol/L,营养不良者锌、钙各为(40.4±13.3)μmol/L、(1.7±0.2)μmol/L。矮小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铅、镁元素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低铅高;较健康体检者营养不良者的钙、锌水平高;性早熟者中铁、铅水平较健康体检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早熟者出现高铁高铅状态。
3讨论
为防止因年龄、性别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本次研究采取标准离差法标化基础数值[4]。铅、钙元素水平在性别中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男童更容易接触铅有关物品,同时运动量较女童大,所以,女童铅水平低于男童[5]。铅、铁、锌元素水平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镁、铜、钙水平随之减少,原因可能为低龄儿童摄入食物的数量和种类低于大龄儿童,加之运动量不如大龄儿童或偏食情况也会出现一些元素摄入量不足。铁、锌元素水平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间对于有明显不同,说明应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期间铁、锌元素关注度。
所以,应重视学龄期儿童钙、铁的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定时进行辅助检查工作,从而促进儿童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陈亚楠,徐璟,施长春,等.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的相关性[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3):17-19.
[2]陈亚楠.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浓度的相关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栾柏,刘瑞霞,李长权,等.浅谈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9):133-134.
[4]石婷,金晔.140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查结果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4-5.
[5]司玉枝.儿童微量元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58-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