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改变以及其肾损害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2例进行分析,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观察效果。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原使得过敏性紫癜反复、迁延。其发病原因和免疫系统相关,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缓解腹痛,降低胃肠道出血,改善关节肿痛,具有显著的效果。该报告中,关节肿痛或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均短时间内采取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滴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可以得知病因以及治疗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病因的分析以及有效的治疗,大大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免疫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苏文和.儿童过敏性紫癜42例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2-33.
0引言
过敏性紫癜(HSP)为国内小儿多发的皮肤疾病,该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实践中发病过程中常常伴随腹痛、关节痛以及神经血管性水肿等[1]。过敏性紫癜在我国小于15岁的儿童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8.82~33.86/10万人。该病的起因不明,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食物过敏、疫苗接种等有关。根据目前的病理学和实验室的研究提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疾病,可能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该病的病理变化中包括Ig A免疫复合物在血管沉积、多形核白细胞的小血管浸润以及血浆中Ig A和大量的前炎性细胞因子聚集等[2-3]。为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改变及其肾损害相关因素,现对我院收治的H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信息
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分析,包括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15岁;病程34 d到3个月。均满足相关疾病的诊断要求,满足以下2条或以上:①存在可触性紫癜;②发病年龄小于15岁;③存在急性腹痛症状;④组织切片存在小静脉或动脉有中性粒细胞。
1.2治疗方法
患儿卧床休养,禁忌接触过敏源,且进行治疗,例服用氯苯那敏片、双嘧达莫片,静注葡萄糖酸钙及西咪替丁等。针对发生感染的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针对腹痛强烈且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必须采取短时间的禁食。如果存在腹痛加剧、关节肿痛与血管神经性水肿,需要立即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每位患儿认真记录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疾病程度、常规检查结果及有无紫癜性肾炎,以及HSPN诊断标准为过敏性紫癜且病程6个月内发生蛋白尿和(或)血尿。
1.3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双份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运用Logistic分析肾损害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因
总结见表1。
2.2反复情况
42例患儿无反复22例,反复、迁延20例(47.6%)。反复的20例中,皮肤紫癜反复16例(80.0%),血尿、蛋白尿反复4例(20.0%),伴腹痛5例(25.0%)。16例皮肤紫癜反复患儿中反复1~2次9例(56.3%),3~4次3例(18.8%),5~6次2例(12.5%),>7次2例(12.5%)。
2.3反复发作诱因
反复的20例中,上呼吸道感染诱发10例(50.0%),进食或接触过敏物质6例(30.0%),不明原因4例(20.0%)。
2.4HSPN治疗结果
本组HSPN共7例,7例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继之口服强地松治疗,治愈6例(85.7%),无效1例(14.3%)。
3讨论
过敏性紫癜在儿科工作中十分常见,HSP是幼儿最为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且在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该病的发病特点中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小血管炎,疾病进展中,重要累及毛细血管,但同样也累及微动静脉。随着病程进展,可形成血栓堵塞微血管,肠道出血、水肿,以粘膜下最为显著,甚至发生溃疡[4-5]。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HSP的了解在逐渐深入,但是对于该病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通过大量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现感染可能是诱发HSP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过敏,而在过敏中以食物过敏为主要过敏因素。因此,建议HSP患儿应该进行过敏原的筛查。HSP可以发病于各个年龄阶段,但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率为最高,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多于女孩,一般高发于冬、春、秋。HSP的发病可以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以皮肤为主,也可累及消化道、关节、肾脏,但也有文献报道显示累及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
病因对过敏性紫癜预后存在显著的不良损害如表1所示,说明呼吸系统疾病与过敏原会造成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此外,免疫因素对于疾病的反复发作及久治不愈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不利于预后。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控制免疫反应的每个步骤,对于缓解腹痛、控制胃肠出血、降低关节肿痛具有显著的治疗功效。该报告中,对于伴有关节肿痛或消化道反应的患儿短时间内静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临床效果理想,同时用药2~4 d后临床表现消退,然而对于避免疾病反复以及防治肾疾病无效。近几年的临床报道显示:大部分医生认为激素对于救治HSP具有显著的效果[6]。该研究中HPS患儿采取静注甲基强的松龙以及服用强地松的临床有效率约85.7%,同时没有发生肾脏疾病。HPS患儿具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出T细胞亚群紊乱,B细胞升高,体液免疫兴奋,NK细胞数目与活性减少。该报告的患儿服用左旋咪唑调节免疫功能,可以有利于CD4/CD8比例恢复,发挥双向免疫调节功能[7]。此外,血小板抑制剂潘生丁,血管扩张剂VITE也有利于疾病恢复和改善预后[8]。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钙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能够改善血管炎,有效地减少病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改善免疫功能、消炎,临床效果良好,能够降低肾脏损害及紫癜反复病率。
参考文献
[1]于洪波.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446例临床分析[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13.
[2]段银军.5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7,37(10):72-73.
[3]王娅.儿童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0):21-24.
[4]易秋秀.316例伴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8(21):728-729.
[5]Gedalia A.Henoch-Schönlein purpura[J].Curr Rheumatol Rep,2018,6(3):195-202.
[6]濮晓霞.甲泼尼龙冲击递减法对重症HSP患儿的疗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6(1):63-65.
[7]Lutz HH,Ackermann T,Krombach GA,et al.Henoch-Schonleinpurpura complicated by cardiac involvement: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m J Kidney Dis,2018,54(5):19-21.
[8]Matsubayashi R,Matsubayashi T,Fujita N,et al.Pulmonary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a child[J].Clin Rheumatol,2018,27(6):803-8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