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血站是临床中进行血液采集、储存的重要机构,其担负着向医院或者相关单位提供血液的重要职责,因此保证血站血液的采集、供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血站血标本的全过程质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质控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血站;血标本;采集;输送;质控
本文引用格式:仲爱兵.对血站血标本的全过程质控的认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68-169.
0引言
血站是临床中进行血液采集、储存的重要机构,其担负着向医院或者相关单位提供血液的重要职责,血标本是血站进行相关血液检测工作的基础,是保证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1]。因此做好血站血标本的全程质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在血站血标本的质控过程中其涉及多个环节,根据其物流情况,可以将其过程大致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部分。本文就对血站血标本全过程的质控工作进行讨论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实验前
1.1血标本容器
(1)容器种类:随着临床血液检查方式和手段的逐渐增加,为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临床中放置血液标本的容器种类也呈现出了明显增加的趋势,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塑料试管、留样离心管、留样反应板等多种血标本,以用于进行不同的检查。目前在临床中比较认同的采用标准化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该容器具有较多的优点,在临床实践中也展现了较为明显的优势:①进行血液采集时,容器是处于加塞密闭的状态之中,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会直接与血液进行接触,一方面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血液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操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②真空采血管具有较高的严密性,其橡胶塞也具有较高的化学清洁度,使用该容器能够尽量避免标本受到污染;③真空采血管在采血过程中,能够自动从受检人员的血管中采集相应的数量的血液,能够保证血液与对比剂的比例处于准确的状态,对于之后的检查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④临床使用的真空采血管规格基本一致,不同的采血管之间存在较小的差距,在进行离心操作时能够尽量避免气雾传播生物危险;⑤统一的规格、严密的包装,使得真空采血管的运送过程也较为方便[2]。
(2)容器控制:①进行容器采购时,相关采购人员要注意采购试管的内镜要大于加样尖的直径;②保证冰冻保存的容器要大于标本容器,以免由于大小问题导致容器出现破损等问题。
1.2血标本标签
(1)血样标签:血样标签是血标本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标签中包含文字、符号等多种内容,是进行血标本管理、追溯的重要依据,在血标本转移的同时一定要让原始标签随其一同转移,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出现误差等问题[3]。
(2)标签控制:①保证血标本上的条码与血袋、献血者健康征询表以及献血证上的条码为同一条码,保证条码的唯一性和溯源性;②标签放置时要反复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完整性、稳定性和清晰性,满足粘贴的基本要求-保证条码处于正确方向,标签上端贴近管口,外观整齐;③实验室中要进行规范的管理,不接收缺少基本信息或者标识不规范的原始标本;④临床中标本均要在低温环境或者冷冻保存,在标本取出后其表面会出现水渍,因此要使用防水记号笔进行书写;⑤采血中断时要及时回收标签和试管,避免影响后一位献血员采血;⑥每日工作结束时要进行必要的记录。
1.3标本采集
(1)血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血标本质控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着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目前临床总常用的采血方式为静脉采血样和血袋血留血样[4]。
(2)采集控制:①血站中使用的采血器材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整理,保证均为安全、可靠的器材;②对部分标本进行必要的抗凝处理;③血液要沿试管壁注入并尽快混匀,避免出现溶血情况;④采血辫管在采血过程中要进行热合,避免空气进入;⑤采血人员进行工作时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证采血工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1.4标本运输
(1)标本运输:标本运输是指将血液从采集地点送往实验室的过程,该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链”状态,制定统一的流程,保证输送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当需要进行集中化则可委托相关公司进行运送,并签署相应的合同[5-6]。
(2)运输控制:①依照相关规定对标本进行准确包装;②部分标本要进行留样;③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震动,出现溅出情况时要先消毒,再处理。
2实验阶段
实验阶段就是对血液的检查,其控制内容如下:①接收-实验室进行标本接收时,要进行试管、标签、条码等相关检查,查看其是否齐全、是否完好;对标本进行留样观察,观察标本是否出现溶血、乳糜血等情况,不符合要求的标本不予接收或者标注清楚;②实验前,先将标本在低温下进行保存或者在体温水平下进行孵育,保证血清能够有效分析,急用的标本则可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③复试标本要进行相应的标记,避免出现标本混合的情况;④冰冻标本在融化后要立即摇匀;⑤注意消毒工作的进行[7]。
3实验后阶段
3.1血标本保存
(1)保存:检查结束后,要将血标本进行保存,血清标本的保存可为追查血液结果提供真实的依据。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便于在患者输注后发生输血反应时进行有效的追查[8]。
(2)保存控制:①血标本采集后应当与血袋一同放置到冰箱之中,便于在需要时进行再次检查和确认;②检验后,结果为阳性和阴性的标本要分开放置保存,避免造成污染;③对于要继续进行研究和进行复试的标本要将其放置于螺口塑料瓶或者带盖留样离心管中,并使用封口膜进行封口,便于取用;④进行保存过程中,要保证冰箱温度的监控工作,保证存在环境的适宜性和标本的完好性[9]。
3.2血标本处理
(1)血标本处理:在临床中,血标本一般被视为具有潜在危险的标本,其根据输血者情况的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血标本废弃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工作。
(2)血标本处理控制:①血标本溅出液体接触的任何物体均要依照《消毒技术规范》相关内容进行处理;②废弃的标本和容器要采用密封的容器进行存放,之后由专门的人员进行集中消毒或者烧毁。
3.3血标本记录
(1)血标本记录:血站血标本的处理是较为漫长的复杂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和人员较多,因此做好相关信息的记也是临床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2)记录控制:①实验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相关信息不够完整的标本不进行实验,如果有需要进行检验的必须要做好记录工作;②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信息泄露。
4结语
血站血标本的质量控制是较为复杂、繁琐的过程,其涉及到血标本检查的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理解。但是在目前血站工作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应当加强血站血标本的管理工作,保证血站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玲玲.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71-73.
[2]吕柯,陈义柱,王拥军,等.对血站质量体系文件认识的几个误区[J].医学信息,2016,29(25):27-28.
[3]郑荣.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89.
[4]潘海平,冯秋霞,唐英.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6):106-108.
[5]李江,黄五平.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6):55.
[6]Klein HG.Cnotroversies in transfusion medicine 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 screening of blood donors:pro[J].T ransfusion,2016,30:363-367.
[7]陈艳萍.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4):86-87.
[8]Chapman CG,Waxman I.Portal-Vein Blood Samples as a new diagnostic entity for pancreatic cancer[J].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16,10(6):665-667.
[9]Alison L,Yafeng M,Pei D,et al.CTC-mRNA(AR-V7)Analysis from Blood Samples-Impact of Blood Collection Tube and Storage Ti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7,18(5):10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