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其中医认识尚未统一,笔者认为,痰浊作为独立的病因,也是继发的病理产物,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治疗冠心病时合理使用化痰药物,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胸痹;痰浊
本文引用格式:张波.从痰辩治冠心病的几点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61.
0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的一个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且已位列世界人口死亡原因首位。近40年来,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化,冠心病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同时,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寻中医药诊治冠心病的方法和思路,病因上多以气虚、血瘀为主,笔者认为,痰浊作为独立病因及继发病理产物,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提出几点探讨。
1痰浊可导致多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产生
多种类型的研究证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含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吸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
1.1高血压
高血压病多归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有云:“头眩挟气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以有痰湿者。”又云“眩晕属痰者居多,盖无痰不做眩也。虽有内风者,亦必有痰。”提出眩晕病患者素有痰浊,此为主因,加之肝阳上亢,化而生风,挟痰蒙蔽清窍,发为眩晕,治法则以治痰为主,佐以补气降火。
1.2脂质代谢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且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与前者关系密切。此类患者多嗜食肥甘油腻,阻碍脾胃运化,聚湿成痰,阻于脉中,发为本病,治以化痰、理气、祛湿,多有成效。彭吉新[2]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属“痰”证者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痰”证者,证实痰浊这一病理因素与LDL-C水平有相关性。丁珊珊等[3]使用化痰方(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灌胃4周,发现二陈汤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血脂含量。
1.3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学归属消渴病范畴,其发生发展过程也离不开痰浊的影响。患者或嗜食肥甘,或素体痰(湿)较重,聚于中焦,阻碍脾胃运化,水谷运化失调,凝湿成痰,郁而化火,进一步炼津成痰,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发为本病。庞国明认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肥胖者,由于“肥”“壅”,聚湿成痰,痰浊中阻,土壅木郁,肝脾不调,谷精运化输布失司,壅滞血中,变为“糖浊”,使血糖升高[4]。
2痰浊在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中起重要作用
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这一病名,但历代典籍中却不乏相关病症的描述。
2.1心痹
《素问·痹论》有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且阐释其病因多为素体心气不足,复感外邪扰心,或情志所伤,或食积不化,酿生痰浊,闭阻心脉,发为心痹;或由于“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痰瘀痹阻于脉,致心血不通,发为心痹,与冠心病常因情绪剧烈波动、饱食、受寒等诱因引发较为相符。
2.2胸痹
《灵枢·本藏》中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胸痹”病名始出。不过此处提及的病症似指肺系疾病,非指冠心病。汉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再次使用此病名,且列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单独为篇,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开创性的提出了了胸痹的基本病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亏虚,下焦阴寒炽盛,临床以胸闷痛、短气为主要症状,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极为相似。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总结,发现胸痹的病机应为本虚标实,其中标实除寒凝外,还主要包括气滞、痰阻、血瘀等。临床大多患者症见胸闷如塞而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痰多,苔浊腻、脉滑等,应分属痰浊雍盛证,主方可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2.3厥心痛、真心痛
《内经》中还出现过“厥心痛”、“真心痛”,其中厥心痛包含“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五种,而真心痛为厥心痛之重症,表现为“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日发夕死,夕发旦死”,相当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浊壅塞血道,血不行则为瘀,痰瘀互结,血脉闭塞,心脉失养,无以为继,发为本病。
3从痰辩治冠心病效果显著
痰浊既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继发病理产物,可进一步加剧病程的进展,故在《金匮要略》中,便提出以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胸痹,效果显著。现代临床药理研究发现,瓜蒌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冠脉血流,薤白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二者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5]。罗海静对5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单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明显减少,证明瓜蒌薤白半夏汤可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6]。吕静静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并西药治疗43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现相比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左室重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7]。
综上,笔者认为,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认识并重视痰浊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在治疗时合理运用化痰药物,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在嘉,高润霖.冠心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彭吉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与中医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中医,2016,34(1):63-65.
[3]丁珊珊,康洁,张凌媛.二陈汤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22-24.
[4]张平,孙扶,王凯峰,等.庞国明从痰论治2型糖尿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9,60(18):1546-1549.
[5]张兰,李洪雷.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9):1689-1692.
[6]罗海静,徐京育.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科学,2019,10(16):46-47.
[7]吕静静.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4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3):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