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藏药对骨折术后愈合的治疗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7 10:17: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口服藏药对骨折术后愈合的效果与评定。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配,将接受藏西医结合治疗者归于A组(n=40),将西医治疗组者归于B组(n=40);对两组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并评估处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骨折愈合快,时间短,肢体负重早,参加社会劳动早,从而给生活带来便利条件及优越性,对比B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采用藏西医结合治疗使骨折固定牢靠,愈合率高,早期功能锻炼,尽快地恢复正常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折;藏西医结合;藏药

本文引用格式:扎西平措.藏药对骨折术后愈合的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20.

0引言

骨折属于一种常见、多发、复杂的骨科疾病,主要是人体连续性的骨结构发生部分或完全性中断现象,患者通常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出现骨擦音及骨擦感等症状,而且大部分患者通过复位、固定、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后是完全痊愈的[1]。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采用藏西医结合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无骨不连骨不愈,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所选患者在接受X-光片,三维重建等系统检查后确诊,具有手术指征,且已签署课题研究同意书,排除伴心肺功能疾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配,A组病例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63岁,病程5~14 d。左侧23例,右侧17例。骨折类型中粉碎性7例,横断性12例,螺旋性21例。胫腓骨上1/3骨折16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14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B组病例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2岁,病程7~14 d。左侧27例,右侧13例。骨折类型中粉碎性5例,横断性15例,螺旋性20例。胫腓骨上1/3骨折14例,中1/3骨折13例,下1/3骨折13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

1.2治疗方法

A组为藏西医结合治疗组:麻醉生效后,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为中心取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再将骨折端复位后,骨折两端与接骨板用持骨器夹住,同时钻孔、丝攻、长短合适螺丝钉固定,冲洗及缝合切口。术后抬高患肢,加强足趾活动,静滴抗菌素。早上口服三味甘露散3 g,中午如意珍宝丸3 g,下午八味秦皮丸3 g,上下午喝恰九汤。术后2~3 d开始锻炼肌肉收缩活动,术后2周鼓励下地活动,以后定期复查骨折愈合。B组为西医治疗组:采用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抗炎,对症处理。术后2~3 d开始锻炼肌肉收缩活动,术后2周鼓励下地活动,以后定期复查骨折愈合。

2结果

两组病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为7.5个月。所有骨折均在2.5~10个月愈合,平均3.7个月。74例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发生。6例骨折骨不连、骨不愈(其中A组1例,B组5例),由于粉碎骨折、分离的大骨块以细钢丝及拉力钉等固定,故术后无畸形愈合,对位对线可,关节伸曲活动受限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原因,但活动受限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改善,无关节功能障碍。

3讨论

对于骨折传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而单纯牵引、夹板及各式石膏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多,以致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笔者通过对所骨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藏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最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本方法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住院即行外固定制动,抬高患肢,加强足趾活动,观察患肢局部情况,及早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及预防原创伤加重。(2)切开复位内固定不仅可以获得准确的复位,而且可以内固定较牢固地维持已整复的位置,同时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和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3)骨折愈合是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任何起破坏的因素均易致骨不连。分析原因骨折类型、部位、骨膜的完整性、骨本身血运、软组织损伤重及感染、年龄、骨质疏松、营养不良、骨折端软组织嵌入、术中骨膜剥离过多等[2],但藏药对患肢消炎止痛;促进血肿吸收和伸筋,促使骨痂生长[3]。(4)藏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贯彻了固定与活动相结合(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全身兼治(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病人的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等治疗观点。尽可能达到骨折复位不增加软组织损伤,固定骨折而不妨碍肢体活动。因而,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加速骨折愈合,还可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进行[4]。(5)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患者易于接受。(6)本疗法适用于各种各型骨折,明显减少了骨不愈并发症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6-490.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周一谋.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J].中医药文化,1991,8(3):28-29.
[4]卓玛本,德格卓玛.藏药八宝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