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毒蕈中毒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于此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其中以血液灌流为主,辅以血液透析与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统计,其中合并存在肾损伤有9例,合并存在肝损伤有23例,合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5例,其他类型有5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5例,治疗次数为(3.2±0.8)次/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21例,治疗次数为(2.7±0.4)次/例。转归结果为治愈24例,死亡2例。结论在重症毒蕈中毒临床治疗中,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的作用,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液净化;重症毒蕈中毒;临床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杨中平.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13-114.
0引言
蕈类又被称为蘑菇,属于一种真菌类植物。而毒蕈则是能够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蕈类,目前我国已知的毒蕈种类有100种左右,其中一些毒性强的毒蕈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毒蕈中毒属于医院急诊科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当该疾病的病情发展后会形成重症毒蕈中毒,其临床症状较多,通常表现为呕吐、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当发展至严重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压下降及休克情况出现[2]。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毒蕈中毒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毒蕈中毒患者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7~75岁,平均(42.38±6.71)岁,患者入院时间为3~45 h;所有患者均存在呕吐、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均符合毒蕈中毒诊断标准,且均发展为重症;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通过洗胃、催吐、服用活性炭及导泻等方式,使患者体内毒物排泄程度加快。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及相应的支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特殊类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阿托品等。
(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其治疗方法以血液灌流为主,辅以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①本次研究实施的血液灌流所应用的设备(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A130灌流器),使血流速维持200 mL/min进行治疗,每次血液灌流时间为2 h,隔天进行1次治疗。②本次研究实施的血液透析所应用的设备(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灌流器,型号A330),使血流速维持200 mL/min进行治疗,以2 h作为标准治疗时间;该治疗与血流灌流进行联合应用,以灌流器为主,透析器辅助治疗,以碳酸盐作为透析液。如患者存在肾功能损伤,则透析时间应当于2 h延长至4 h,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③本次研究实施的床旁血液滤过所应用的设备(费森尤斯滤过机),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作为治疗方法,使血流速维持150 mL/min进行治疗,以8~10 h作为总治疗时间,平均治疗时间为(491.2±13.5)min。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净化治疗情况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5例,治疗次数为(3.2±0.8)次/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21例,治疗次数为(2.7±0.4)次/例。
2.2合并器官损伤情况
对所有患者器官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合并存在肾损伤有9例(34.6%),合并存在肝损伤有23例(88.5%),合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5例(19.2%),其他类型有5例(19.2%)。
2.3患者转归情况
对所有患者的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治愈有24例,总治愈率为92.3%;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7.7%。
3讨论
由于各种类毒蕈所含有的毒素类型不同,并且同一种毒蕈也可包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因此对于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难度[3]。目前医学界对于毒蕈所包含的毒素进行统计,可分为:胃肠刺激毒素、环肽类毒素、异唑衍生物、丝膜菌毒素、吲哚类化合物、甲基肼化合物、蝇蕈碱、戒酒硫样毒素,这些毒素的作用机制具有复杂性,其中一些毒素主要是通过对患者体内RNA聚合酶与DNA转录情况进行有效抑制,致使细胞死亡或者细胞合成停止[4-5]。
我国毒蕈种类较多,毒蕈毒素与中毒症状具有密切关联性,其中主要的毒物类型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原浆毒素、肝毒素[6]。而根据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7]。临床上针对重症毒蕈中毒的治疗方法较多,由于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毒剂,因此临床治疗以血液透析较为常见,但是毒素多为脂溶性,其蛋白结合率较高,其中以中分子物质为主要成分,因此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还需联合使用血液灌流与床旁血液滤过进行治疗。其中血液灌流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使得患者体内的大中分子物质得到有效清除;而血液透析则是通过弥散作用,使得体内小分子物质得到有效清除;而床旁血液滤过则是通过对流作用,使得体内红分子物质得到有效清除;其中血液灌流的治疗作用显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应以血液灌流为主[8]。
通过研究可发现,其中合并存在肾损伤有9例(34.6%),合并存在肝损伤有23例(88.5%),合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5例(19.2%),其他类型有5例(19.2%);其中治愈有24例,总治愈率为92.3%;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7.7%。
综上所述,肝脏损害作为毒蕈中毒中最为常见,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有效治疗,该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体内脏器损害程度,以达到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的作用,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凤,陈学兰.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毒蕈中毒儿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48-49.
[2]吕宝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57-58.
[3]李政,姚红,盛飞.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毒蕈中毒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190-192.
[4]Okolo KO,Orisakwe OE,Siminialayi IM.Pleurotus tuber-regium mushrooms in the diet of rats ameliorates reproductive and testicular injury caus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J].Clinical Phytoscience,2017,3(1):14.
[5]王卫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重症毒蕈中毒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4):45-46.
[6]葛安琪,吴昆哲,徐晓华.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412-415.
[7]Zhang BB,Hu PF,Huang J,et al.Current Advances on the Structure,Bioactivity,Synthesis,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Novel Ubiquinone Derivatives in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 Antrodia cinnamomea[J].Journal of Agricultural&Food Chemistry,2017,65(48):10395-10405.
[8]邓美慧,郑卫民,傅睿,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儿童重症毒蕈中毒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7,52(12):1282-12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