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采取Ki67、P16、INp63基因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共计450人,其中CIN I级100人,CIN II级50人,CINIII级50人,宫颈鳞癌(包括不能手术接受放疗)100人,健康人群150人。按照其不同病理类型分组后,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其进行检测,测定各组患者的宫颈组织中Ki67、P16、INp63基因表达水平,另外评定Ki67、P16、INp63基因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等相关情况。结果P16、Ki67以及INp63基因表达阳性率方面均有差异(P<0.05),且宫颈癌病级别越高,其阳性率就越高。结论Ki67、P16、INp63基因表达的检测,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宫颈组织是否发生癌变,同时可通过Ki67、P16、INp63基因表达量评定患者宫颈组织的癌变等级,三种基因联合检测对于确定宫颈癌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HPV阳性;宫颈CIN;Ki67;P16;INp63
本文引用格式:刘慧,王金花,吴敏.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病变联合检测Ki-67、P16、INp63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83+285.
0引言
目前宫颈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病原因较多,主要与病毒感染、分娩次数、性行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吸烟等因素相关,由于该疾病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临床检出难度较大,若于癌变后期检查确诊疾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该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对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通过分析患者宫颈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增生程度等判定具体病变分级,从而为宫颈癌的预防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采取Ki67、P16、INp63基因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共计450人,其中CIN I级100人(1组),CIN II级和CINIII级共计100人(2组),宫颈鳞癌100人(3组),健康人群150人(对照组)。纳入标准:除健康人群外,所有患者均为HPV阳性,所有患者的病变分级均经HE染色病理诊断判定。排除标准:排除其他肿瘤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排除孕产期患者、子宫切除手术史患者。
1.2干预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宫颈组织标本[2],抗体来源于美国Abcam公司。将患者宫颈组织制作成蜡块后,切片脱水烘干,去除组织内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抗体后,待组织染色,染色完成后封片。用PBS溶液作为硬性对照,用宫颈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
1.3评价标准。以Shi以及Pinto等半定量评定标准:①细胞核以及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P16阳性;②细胞核内出现红色颗粒为Ki67阳性;③细胞核内出现棕色颗粒,但阳性细胞未超过5%,判定INp63为阴性;细胞核内出现棕色颗粒,阳性细胞超过5%,判定INp63为阳性。以阳性细胞占宫颈鳞状上皮垂直面分布比例作为评定标准,如基底和基底细胞阳性,可标记为(+);如鳞状上皮下30%为阳性,可标记为(++);如鳞状上皮下65%为阳性,可标记为(+++);如鳞状上皮下65%至全层着色,可标记为(++++)[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四个分组的患者经过检测后,P16、Ki67以及INp63基因表达阳性率方面均有差异(P<0.05),且宫颈癌病级别越高,其阳性率就越高,详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宫颈脱落细胞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CIN患者的分级鉴别不具有特异性,这样一来,仅仅依靠一种检查难以作为患者的治疗凭证。病理学检查时宫颈CIN的诊断金标准[4-5],但是部分患者的标本并不能通过HE染色鉴别,所以选择一种新型染色检查对于宫颈癌CIN分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在宫颈CIN的鉴别诊断中,如P16阳性,则认为患者存在相关病变。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P16基因表达阳性率方面有差异(P<0.05),且宫颈癌病级别越高,其阳性率就越高。Ki67作为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指标,其一般位于增殖活跃的细胞核之内,HPV-E7蛋白是通过E2F介导释放转录因子,从而帮助Ki67在宫颈上皮中有效表达。本文研究结果显示、Ki67基因表达阳性率方面均有差异(P<0.05),且宫颈癌病级别越高,其阳性率就越高。
INp63对宫颈储备细胞和宫颈基底层细胞的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报道[6],INp63能够通过显性抑制的方式阻断P63和P73的转录活性,促进宫颈上皮的永生化。HPV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与患者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INp63能够促进基地层细胞增殖,促使宫颈上皮肿瘤样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INp63基因表达阳性率方面均有差异(P<0.05),且宫颈癌病级别越高,其阳性率就越高。
综上所述,Ki67、P16、INp63基因表达的检测,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宫颈组织是否发生癌变,同时可通过Ki67、P16、INp63基因表达量评定患者宫颈组织的癌变等级,三种基因联合检测对于确定宫颈癌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辜卫红,樊莉琳,项媛媛.联合应用p16、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诊断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5):1159-1161.
[2]沈晓健,朱东兵,环静,等.联合应用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评分对CIN病变的分级预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9):2955-2958.
[3]靳情,严威,朱国勇,等.HPV阳性宫颈CIN患者联合检测Ki67、P16、INp63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08):718-721.
[4]彭梅,索玉平,屈重霄,等.HPVE6/E7mRNA基因在HPV52、58型阳性患者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08):968-970.
[5]蒋欣,张亚军,江月,等.高危HPVE6/E7mRNA与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及风险评估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8,39(S2):132-135+139.
[6]马敏丽,美力班·吐尔逊,王振芳,等.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感染对泛素蛋白连接酶、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05):534-5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