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90例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其异常表现与临床诊断及心脏器质性病变等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房颤(AF)及阵发性房颤(PAF)的9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根据动态心电图记录房颤中伴发的异常表现,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①不同年龄段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的异常表现均不同。年龄小于55岁的房颤患者,异常表现率最低;年龄大于75岁的房颤患者,异常表现率最高。②阵发性房颤患者比例占20.0%(18例),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室性早搏比例较高,在50%~65%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快速心室率为33.3%,精神病患者(无心脏病史)以快速心室率和ST-T改变多见,但比例仅为18.8%。③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异常率远低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P<0.01)。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预测及诊断房颤的发生,操作简便,价值显著。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房颤;年龄;器质性心脏病
本文引用格式:马梦莎.90例房颤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40-241.
0引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1]。我们对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间进入我院诊断的房颤患者随机选择90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搜集相关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房颤患者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68.4±18岁。高血压21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3例,晕厥9例,术前检查24例,肺心病9例,精神病患者(无心脏病病史)16例。
1.2方法
使用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连续监测23.5~24.0 h,将采集的心电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并对计算机自动分析结果进行修改、编辑、分析,出报告。
2结果
2.1房颤患者的年龄与动态心电图伴发的异常表现间的关系
房颤患者年龄从<55岁到>75岁波动时,快速心室率、室性早搏、以及ST-T改变、传导阻滞、>2.0s的长R-R间期比例逐渐升高;房颤患者>75岁时,快速心室率为56.0%,室性早搏率为60.0%,ST-T改变率为64.0%,最高。
2.2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的异常表现与疾病诊断情况
由表2可见,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病例基本以室性早搏多见,但未发现糖尿病室性早搏。晕厥则以快速心室率多见,比例为33.3%。术前检查和肺心病的ST-T改变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5%和33.3%。精神病病例(无心脏病史)的动态心电图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传导阻滞率较低(6.3%),其他结果见表2。
2.3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于伴发的异常表现率之间的关系
由表3可见,无器质性心脏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异常表现为30.5%,而有器质性心脏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伴发异常表现为83.3%,且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3讨论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2]。动态心电图机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记录器、分析单元和打印机[3]。记录器又有固态式和磁带式之分。固态式记录器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将图形信息存储在一个不大的芯片上,待记录结束后交分析单元分析、编辑、诊断和打印报告。动态心电图虽然应用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4]。动态心电图的记录导联有限,一般为仅2~3个,无法反映整个心脏的动态情况。病人大多处于活动状态,多少都会给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带来影响[5]。
本研究90例房颤患者中,快速心室率和房性早搏比例相对偏高,这与涂霁[6]、邹月娥[7]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相关资料显示,当心室率极快时,心室率>100次/分,多在100~200次之间,常提示心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心慌,甚至晕厥[8]。本研究临床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显示,超过半数的患者伴发有其他心电图异常,如传导阻滞、快速心室率、ST-T改变等。这与王霞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表明[10],青年人房颤主要是以粗波型为主,甲亢是其次,而老年人则大多以冠心病、高血压为基础疾病,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房颤的治疗需要全方位的评估,重点分析病因和发病机制,防止误诊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尹珍,金美花,朴香淑.100例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63-64.
[2]顾婷婷.动态心电图对高血压患者伴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27(05):340-342.
[3]江小静.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0):227-228.
[4]潘军.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69.
[5]尹珍,任香顺.心悸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2):91-92.
[6]涂霁.120例房颤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5,24(03):200-203.
[7]邹月娥,欧阳清彦,涂爱兰.阵发性房颤心电触发因素及其部位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12-4313.
[8]沈冬丽,孔彪,张宝伟,等.心功能不全合并房颤的节律与心室率控制策略荟萃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05):430-436.
[9]王霞,许春艳.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8,32(04):303-305.
[10]何巍巍.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0):86-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