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例,给予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而对照组20例,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利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后,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关键词:3D-Slicer;神经内镜;脑出血清除术;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陈莫.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41+43.
0引言
临床中,由于非外伤而造成脑实质内发生血管破裂并出现出血的称之为脑出血,在整个全部脑卒所占据的比例为20%-30%,而属于急性期病死率极高[1-2]。引发患者出现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脑血管发生病变相关,主要包括:血管的老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以及高血脂等[3-4]。而脑出血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特征包括剧烈性头痛、血压上升以及呕吐。临床为了缓解患者的病情,采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5-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4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0-60岁,平均(60.5±8.5)岁,给予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而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0-60岁,平均(60.7±8.2)岁,给予开颅手术。经过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此组患者给予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其切口呈马蹄形,切口直径为10 cm左右。随后利用放射状的形态将硬膜剪开,并切开皮质层直到血肿腔,通过显微镜的引导进行血肿消除。经过确诊彻底止血后,将切合的硬膜进行严密的缝合,并通过常规方式放置引流管。手术结束后72 h将患者的引流管取出,并观察患者术后的脑组织肿胀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去除骨瓣[7]。观察组:此组患者给予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在实行手术前为患者进行3D-Slicer软件计算以及设计相关的神经内镜穿刺路径,通过整个手术证实以后,再选择患者的骨孔。临床通常将患侧中线旁的3 cm左右和冠状缝前3 cm左右的位置作为骨孔,并为患者实行全麻,等待麻药其效果后,端正患者的体位,以仰卧位为主,其头部置于正中。对患者将要行手术的位置进行仔细的消毒,并铺上无菌的辅料加以固定。术中将切口定为6 cm左右,并利用乳突牵开器将患者的头皮呈局部开启,随后磨钻骨孔,采用铣刀行开颅。切开硬脑膜联合悬吊四周硬膜后,将局部软脑膜进行电灼,根据3D-Slicer软件预设穿刺角度来行使穿刺,深度为8 cm左右。在来回穿刺中见暗红色的血凝块,同时将工作套筒深度置入相应,并由助手固定患骨缘处。术中,根据神经内镜的指引下行分块吸除血凝块。如果在术中发现活动性的出血,可在内镜的指引下采用单极电凝进行电灼止血,手术后对其术腔进行冲洗,待仔细检查没有出现活动出血或者是异物残留,则开始清点棉片和器械,对患者的血肿腔内铺垫速即纱止血纱布,同时缓慢的撤离工作套筒,穿刺道同样放置速即纱止血纱布。术后对硬脑膜行使严密缝合,异型接骨板固定还纳骨瓣,最后一层一层缝合皮下以及头皮,手术结束[8-9]。
1.3观察指标。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再次出血、穿刺孔脑脊液漏、颅内感染。
1.4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出血疾病不仅病死率高,同时致残率也极其高,此病常在冬季和春季两个季节发生,并且患者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容易发生,患有脑出血的患者通常由于费劲用力的时候突然发病或者是情绪激动,并且脑出血早期死亡率偏高,而大部分幸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后遗症[10-11]。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包括:患者呈现剧烈性的头痛,并且较为常见的便是呕吐,同时发生出血后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在短短的数分钟或者是数小时便会到达疾病的高峰阶段,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因此,就目前而言,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采用的最佳方式便是手术治疗。然而,常规的开颅手术治疗效果一般,且术后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预后效果差,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将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经过实验数据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脑出血患者,采用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清除术远比常规的开颅术好,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出现再次出血、穿刺孔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伍学斌,康强,李敏,等.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6(3):134-139.
[2]3D-slicer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12(3):112-119.
[3]韩志光,陈兴河,冯三平,等.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9):33-34,37.
[4]易剑波,范学政,黄进能,等.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36(35):57-58.
[5]Grauvoge J,Scheiwe C,Masalha W,et al.Piezosurgery,neuroendoscopy,and neuronavigation-assisted intracranial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a recurrent petrous apex cholesteatoma:technical note[J].Journal of Neurosurgery:P ediatrics,2017,22(12):1-7.
[6]Narizzano M,Arnulfo G,Ricci S,et al.SEEG assistant:a 3DSlicer extension to support epilepsy surgery[J].BMC Bioinformatics,2017,18(1):124.
[7]杨凯,岳长波,韩珊,等.精准定位下内镜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6(4):168-171.
[8]葛新,陈晓雷,孙吉庆,等.简易导航下神经内镜经kocher点额中回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15(3):258.
[9]陈向荣,吴宗涛,杜菊梅,等.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15(10):88-92.
[10]霍贵通,杨医通,孟祥杰,等.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8(4):206-211.
[11]伍学斌,康强,李敏,等.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15(3):134-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