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三防三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8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18例选择“三防三位”护理方案,包括预防流程制定、识别评估危险因素、三位护理、及时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等,观察两组假体脱位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假体脱位发生率分别为0%、5.56%,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患者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32.9±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③观察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81.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三防三位”护理能很好的预防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情况的发生,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三防三位”护理;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
本文引用格式:杨红芬.“三防三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脱位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57-358.
0引言
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TH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FHR(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都已被广泛应用,但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下沉、脱位、异位骨化及假体柄穿出骨皮质等情况极易发生[1]。假体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大并发症。置换术后一旦出现脱位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及躯体痛苦,使得住院时间、康复时间延长,住院医疗费用增加[2]。我院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三防三位”护理来预防术后假体脱位,效果很好,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年龄在60岁以上,均为择期THA或FHR。男13例、女23例;年龄62~91岁,平均(76.8±1.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8例、高中及以上9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骨科常规健康指导,积极预防假体内旋、内收或过度屈髋。观察组则采取三位三防护理措施。①制定预防流程:以“三防”为原则,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重视“三位”,包括翻身体位、搬运体位、排便体位。在“三防”中高危患者穿丁字鞋预防内旋、双腿夹软枕防内收、牵引预防过度屈髋。②识别和评估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患者个体因素、手术因素及护理因素等。个体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超过80岁、女性、BMI(体质指数)超过35、患髋手术、肌肉营养不良、关节周围软组织低阻力、依从性差(合并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脑卒中、痴呆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及术后康复锻炼方案。手术因素包括假体安放位置合理性、手术入路方式合理性、假体大小、其他组织或异物残留等。护理因素包括搬运、体位不合理、康复训练不对、自我保健知识缺乏等。③重视“三防三位”护理:持续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预防患肢内旋、内收。对高危者遵医嘱应用梯形枕来维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让患者平卧,两腿外展中立夹住梯形枕,以绑带固定患肢大腿、小腿,其中健肢可自由活动。侧卧位时要让患肢在梯形枕之上。三位则是重视搬运、翻身、排便时的体位。搬运时以床单或转移板辅助,3人以上配合操作,注意将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高危患者搬运时还要安排医护人员配合,专人保护患肢,切不可单独牵拉患肢。翻身时应用翻身毛巾垫翻身,确保患肢同时与身体转为侧卧位,并大腿之间夹住软枕。常规翻身1次/2 h,高危患者可减少翻身。排便时选择床上健侧侧卧位排便或下地坐便器排便,避免屈髋过度。④加强医护患沟通:医护同步查房,详细向患者、家属说明术后功能锻炼方案及意义,确定预防术后假体脱位的重要性及预防方法。指导患者锻炼臀中肌、臀大肌及外展肌、股四头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预防肌肉萎缩。⑤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宣传预防脱位的各环节。要向其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后功能锻炼、日常生活姿势、家居环境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及ADL生活自理能力、Harris关节功能评分,ADL生活自理能力总分100分,包括进食、洗漱、穿衣、洗澡等等,得分越高者自理能力越强。Harris关节功能评总分100分,包括疼痛、畸形、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两组假体脱位发生率分别为0%、5.56%,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患者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32.9±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③观察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81.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发展,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条件,是骨科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手段,而且对关节畸形纠正、关节功能改善都具有极好的效果[3]。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要积极康复锻炼,还要警惕发生假体松动、脱位等异常情况,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疗效,还会造成更深痛苦[4]。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有多种因素可致假体脱位,如移动、翻身、锻炼、体位不当[5]。现如今为了进一步规避术后假体脱位等异常情况的出现,临床护理管理不断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健康宣教[6]。一般认为术后3个月时假体脱位风险是最高的,“三防三位”护理对减少假体脱位、缓解焦虑抑郁、提高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7]。“三防三位”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不仅保留了护理优势,还能弥补其局限性,提高护理预防积极主动性[8]。在“三防三位”护理中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各种影响因素所致的早期假体脱位,保持整体移动又可预防受力不均所致的患肢偏移性脱位[9]。“三防三位”护理采取预防内旋、内收、屈髋过度的护理措施及体位针对性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术后更好的保持假体位置固定,预防意外事件发生[10]。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随访期间假体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及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其首选治疗术式,但术后有必要采取“三防三位”护理措施,预防假体脱位等不良情况,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娟.延伸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8):186-189.
[2]戴晴,李伦兰,甘玉云,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0):1130-1134.
[3]Hwang JM,Hwang DS,Lee WY,e t a l.Hip a r throscopy for incarceratedacetabular labrum following reduction of traumatic hip dislocation:Three case reports[J].Hip Pelvis,2016,28(3):164-168.
[4]王青,赵曼丽,马玉芬,等.系统化“三防三位”护理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2):123-125.
[5]宋世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近期疗效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2):128.
[6]Kim Y,Kim JK,Joo IH,et al.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location after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J].Hip Pelvis,2016,28(2):104-111.
[7]陈雪云.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115-116.
[8]石广卉,王姣,杜玲,等.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216-217.
[9]Li L,Ren J,Liu J,et al.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dislocation of hip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through the anterolateral approach A nestedcase-control study[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6,474(12):2622-2629.
[10]齐晓燕,安娜,邢玉红.延续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13(8):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