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三低”剂量筛查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4 09:37: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三低”剂量筛查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冠脉筛查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280 mgI/kg剂量造影剂,B组患者给予250 mgI/kg剂量造影剂,C组患者给予160 mgI/kg剂量造影剂,观察三组图像成像、辐射剂量及最终诊断结果。结果C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及计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所得图像左主干近端,左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右冠状动脉近端的信噪比值小于A组和B组的比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成像可以在降低造影剂剂量、注射造影剂流速及辐射剂量的情况同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同时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状动脉;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造影剂剂量

本文引用格式:毕燕,罗承龙,周劲源,等.“三低”剂量筛查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34-235.

0引言

随着冠心病疾病的发病几率不断上升,临床诊断手段不断完善,冠状动脉CTA的发展日渐成熟,有效的诊断依据对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导向,及时开展治疗应对利于患者预后,如何提高冠心病筛查的精准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为此本项研究主要探讨“三低”剂量在筛查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冠脉筛查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患者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7岁到64岁,平均(44.26±4.16)岁,B组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在34岁到66岁,平均年龄(45.03±4.25)岁;C组患者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35岁到70岁之间,平均(45.17±4.22)岁;纳入标准:(1)BMI<30 kg/m2;(2)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3)对本项研究知情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4)没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史;排除标准:(1)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30毫升/分/1.73 m2);(2)心房颤动;(3)冠状动脉病史旁路移植;(4)心力衰竭Ⅲ-Ⅳ级。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三组患者均采用统一规格的东芝镨黄金320 CT,采用4D技术降低辐射剂量;扫描的方向均由头向足,扫描部位为冠状动脉开口上1.5 cm到心尖部往下1.5 cm,均采用碘帕醇作为对比剂,经上肢静脉进行注射。A组患者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造影剂用量280 mgI/kg,对应参考管电流为300 mA,时间分辨率为mono75 ms,造影剂根据患者体重1.0 mL/kg计算,注射速度为5.0 mL/s;B组患者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V,造影剂用量250 mgI/kg,对应参考管电流为250 mA,时间分辨率为mono100 ms,造影剂根据患者体重0.9 mL/kg计算,注射速度为4.5 mL/s;C组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造影剂用量160 mgI/kg,对应参考管电流为150-128 mA,时间分辨率为mono140 ms,造影剂根据患者体重0.8 mL/kg计算,注射速度为3.5 mL/s。

1.3图像分析。采用3D软件测量,在主动脉根部发出左主干的层面,选取10 nm×10 nm感兴趣区于横断面平面测量主动脉的CT值和噪声(SD),然后在下方的横断面上选取适当大小的感兴趣区进行测量左主干近端,左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右冠状动脉近端的CT值及噪声。上述5个部位的CT值及噪音的平均值作为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CT值和噪声,两者的比值则为信噪比。每例患者的测量数值均由两位专业的放射科医师进行测量和评估,取均值[2]。

1.4图像质量评分标准。参考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冠状动脉15段分段法,由两名专业的高年资心脏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的评估,意见不一致时,并共商定结果,评分标准:冠状动脉显示13段以上(包括13段)为3分,血管腔造影剂显示清晰、血管边缘光滑、锐利为2分,其中一项不符合为1分,三项中有2项不符合为0分[3]。

1.5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及计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C组患者所得图像左主干近端,左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右冠状动脉近端的信噪比值小于A组和B组的比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脉病变即为冠状动脉疾病,是因动脉内脂肪和胆固醇沉积引起血管壁狭窄的现象,即为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在生理压力、心理压力等因素干扰下,会加快心脏跳动,而这往往需要氧气和养分的支撑,但冠状动脉病变却难以应对此状况,最终诱发心绞痛、心痛等事件。在此过程中,若表现为诸多动脉分支完全堵塞,则必将会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诱发心肌梗塞,且胸痛性质和心绞痛相接近,但更为强烈,持续时间数小时、1-2 d不等,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和休克、呕吐发热等状况。针对此,以造影剂为前提的冠脉状况检查,能够在精准核查冠脉病变程度的同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维持患者生命安全。

造影剂还可称为对比剂(contrastmedia),是以增强影像效果为前提注射的化学制品,依据高低密度影像组织投影方式,起到疾病筛查的效果。为更好达到增强造影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则应对造影剂剂量和高危因素予以精准把控。①剂量。造影剂过量使用会诱发造影剂肾病,剂量为5 mL×体重(kg)/Cr(mg/dl),但不可超过300 mL,若超过此标准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在21%-37%左右,未超过此标准则在2%以内。②高危因素。表现为造影剂过敏史;过敏体质者,常见神经性皮炎、花粉过敏和荨麻疹、哮喘等;患有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重症心血管病症者,常见重症高血压、心功能障碍、长期心律不齐和冠脉硬化;重症肾脏病症者、糖尿病者、肺部病症者、脑损伤者;患有副蛋白血症者、嗜铬细胞瘤者;65岁以上群体和婴幼儿等。

“三低”剂量为低造影剂剂量、低造影剂注射流速、低辐射剂量,临床应用有效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几率,临床所得图像质量较高,可以为冠心病疾病的筛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降低对肾等靶器官的损伤,有利于实现实现高质量、准确的、安全环保的冠脉筛查[4-5]。本项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及计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患者所得图像左主干近端,左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右冠状动脉近端的信噪比值小于A组和B组的比值,低剂量的造影剂及造影剂注射速度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在冠状动脉的筛查中效果显著。

为更好保证躯体健康,则应做好冠状病变预防工作,则可从以下层面入手:①多食宜心脏类食物,常见坚果、橄榄油和瘦肉蛋白、蔬菜、粗粮等,禁食油炸类和全脂乳类食物。②每日做好有氧运动,促进心肌功能,减少机体脂肪含量,起到降血压的效果。例如每周中强度有氧运动在150 min,或高强度有氧运动75 min。③若表现为肥胖、超重肥胖,则会增加心脏及血管压力,应适当做好减肥工作,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水平,预防冠脉病变。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A成像中可以在降低对比剂剂量、辐射剂量及注射造影剂流速的情况同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同时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在老年患者或机体敏感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1]梁蓉,张璋,李锋坦,等.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三低扫描方案的初步经验[J].放射学实践,2017,32(4):378-382.
[2]王栋,常英娟,李剑,等.双能量三低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1):1-4,11.
[3]何其舟,余飞,付亚军,等.体质指数、窄R-R间期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CTCA三低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7,32(9):936-941.
[4]阮兵,梁汉欢,彭可雨,等.Flash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80-2781.
[5]祝红线,李相生,冯瑞,等.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66-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5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