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7:1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常规组40例)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5.0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较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可以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同时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DHS;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

本文引用格式:张立.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134,144.

0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居多,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小粗隆之间的骨质属于海绵质骨,在经过不同原因的触动下发生骨折的一种现象[1]。对于患者的该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患者将会由于剧烈疼痛压迫神经导致部分功能出现障碍,从而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质量[2]。DHS和PFNA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内固定治疗方法,本文将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使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80例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男22例,女1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5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62.5±5.5)岁;其中,交通事故患者22例,自主跌伤患者12例,其他致伤患者6例;实验组(40例),男20例,女20例;者最小年龄为56岁,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63.5±4.5)岁;其中,交通事故患者20例,自主跌伤患者14例,其他致伤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将患者的患肢置于外展内旋位,在患者的股骨大粗隆定点处行8-12cm的切口,在X线机下向股骨头延伸的方向置入导针,将导针长度进行测量以后将准备好的力髋螺钉和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可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螺钉辅助。

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将患者的患肢置于外展位,使其患者内收,对其健侧肢体股骨颈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的夹角以及骨髓腔内平均直径进行常规检测,之后患者的股骨大粗隆定点处行4-6cm的纵向切口,在其切口2cm处将防旋髓内钉和螺旋刀片置入。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针对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其中主要分为优、良和差,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Harris评分[3]在90-100分之间,则表示患者为优;如果患者治疗后偶尔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且Harris评分在71-89分之间,则表示患者良;如果患者治疗后经常发生疼痛,肢体畸形,且Harris评分在70分以下,则表示患者差;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情况,其中主要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标准差(±s)表示,组间2/t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2.2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患侧疼痛、肿胀、压痛感,严重的可以直接使患者的患肢不能行走,引起运动障碍[4]。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本身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以一旦患有该疾病等于雪上加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均属于先进的治疗方法,后者属于板式髓外固定系统,其可以很好的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并且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但是其内侧支撑较弱,容易造成钢板断裂;前者属于髓内内固定系统,其不但拥有后者所有的优势,同时通过使用螺旋刀片成功的弥补了后者的相关缺点,稳定性更强。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茂,罗猛,邹毅,等.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6):1515-1518.
[2]张坡,戈兵,朱冬承,等.PFNA-Ⅱ与DHS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0):65-67.
[3]曹峰,吴晓东,仓挺松,等.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19):3213-3216.
[4]石勇,陈子健,洪泽亚,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10):789-7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