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民间验方治疗肝硬化伴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近5年的10例患者,采用民间验方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有1例合并肝癌),腹水明显减轻,3例患者服用第二步后痊愈。结论民间验方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民间验方;肝硬化;腹水
本文引用格式:宋福森.民间验方治疗肝硬化伴腹水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27.
0引言
笔者偶得民间一验方,用于临床26年,多次治疗肝硬化晚期(低蛋白血症)伴腹水,疗效显著(此方为两步,本篇仅分析第一步)。
1肝硬化的西医诊断
西医认为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肝硬化早期是肝脏肿大,晚期是肝脏明显缩小,质地变硬并发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紊乱、原发性肝癌、门静脉血栓、肝腹水(低蛋白血症)等。本病目前西医无特效疗法。
2肝硬化的中医诊断
早期为“协痛”“积聚”,晚期为“黄疸”“鼓胀”范畴。早期以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情志失调、饮食酒所伤。晚期以黄疸:分阴黄湿重热、阳黄热重于湿;鼓胀: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以上均有正亏邪恋等,治疗以疏肝理气、开郁散结、利湿、退黄、补益正气等。
肝硬化伴腹水在中医属黄疸、鼓胀范畴,是依据腹水后腹部“膨胀”如鼓而得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黄帝问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1]。
2.1本病的成因
有学者认为该病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有关,都是鼓胀的原因。另有学者则认为癥瘕、积块,日久可转为鼓胀。总之,本病的原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及其他疾病转变等。其病机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瘀积腹内,以致腹部日渐胀大,而成鼓胀。
2.2本病的分类
前人据病因病机有“气鼓”“水鼓”“血鼓”“虫鼓”之称,但气、血、水三者,每互相牵连为患,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本病的病因是正与邪关系,比较复杂,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互见,故治疗宜谨据病机、功补兼施为原则。
2.3病因病机
(1)酒食不节;(2)情志所伤;(3)血吸虫感染;(4)黄疸、积聚等,迁延日久而成鼓胀。本病的病机首先在于肝脾的功能彼此失调,肝气郁遏日久。势必木郁克土,即《金贵·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治肝先实脾。肝病伴气滞湿阻,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阻滞气机,可化热而出现湿热蕴结的病证,又由患者素体阳虚或久病湿从寒化而出现寒湿困脾等。肝脾俱病,肝气郁滞,血气凝滞,隧道壅塞,可见肝脾血瘀证。脾之运化失职,清阳不升,水谷之精微不能输布以奉养他脏,温养脾土,使脾阳愈虚而成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肝木失其滋荣,或素体阴虚,亦可出现肝肾阴虚证。肝、脾、肾功能相互失调,终致气滞、血瘀、水停腹中,脏腑虚者愈虚,气、血、水壅结腹中,水湿不化,实者愈实,本虚标实,虚实交错。
2.4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2)寒湿困脾;(3)湿热蕴结;(4)肝脾血瘀;(5)脾肾阳虚;(6)肝肾阴虚等。
2.5民间验方
笔者偶得一方,用猪肚加赤小豆、猪苓、车前子、大腹皮、木香、怀牛膝、陈皮、玉米须、柴胡、白芍、野党参、野黄芪、水飞蓟、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茵陈、大黄共包煎。每付药分3 d服完。3付药腹水消退。服药时口服呋塞米片20~40 mg。腹胀、腹肿消退后,开始服用黄雌鸡保肝汤。
方解:猪肚(血肉之躯)(中药大辞典)[2]:有一定的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作用,胃泌素也刺激胰、肝和小肠的水碳酸氢盐和电解质的分泌。促进胰和小肠黏膜酶的分泌。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增强。药性:甘温,功用主治:补虚损、健脾胃,主治:虚劳羸瘦、劳瘵咳嗽、脾虚食少、消渴小便频数、泄泻、男子虚弱遗精、肌瘦气弱、鼓胀水肿等。
中药方解[3]:赤小豆、猪苓、车前子、大腹皮、玉米须有利水逐瘀,通调水道;呋塞米利尿消肿助以上中药消肿退腹水之功效;木香、柴胡、白芍、水飞蓟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柔肝,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加脾运化水湿功能,利水以通三焦;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脾开胃,行气逐瘀,清胃内瘀滞之物;野生黄芪、野生党参补益正气,陈皮、茵陈、大黄行气开郁利湿,退黄助水行。共促进猪肚利腹水,消瘀肿之功效[4]。
本方有开郁散结,利水消肿而不伤正气,清郁滞而不伤通道,补正气而不滞留。故此为功补兼施,标本兼顾之功效,临床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此方公众于临床,愿更多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可以依据病情中药随证加减变化。
3临床病例分析
选取用于临床近5年的患者10例,观察临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0%(有1例合并肝癌),腹水明显减轻,3例患者服用第二步后痊愈。
参考文献
[1]闫松.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12:368.
[2]闫松.金匮要略[M].北京:线装书局,2012:14.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57-3058.
[4]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19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