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1 15:11: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共160例,并利用随机分配法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给予心衰1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8.75%),P<0.05;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5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等患者,给予心衰1号,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衰1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于洋涛.观察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22,225.

0引言

临床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以及结构出现疾病,而引发的综合征疾病称为慢性心力衰竭,此症状一旦发作,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并且此病的发病极快,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引发慢性心衰的主要原因便是冠心病,接着便是高血压。而糖尿病同样也是引发心衰的一大因素,并且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便是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病症共同存在的情况极为常见。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三者病症综合存在的患者较多,并且此类病症患者极易引发心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症,中医在治疗中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同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共160例,并利用随机分配法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56~90岁,平均(70.18±7.25)岁,病程时长2~15年,平均(5.62±3.01)年,1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56~90岁,平均(71.21±7.05)岁,病程时长1~16年,平均(4.48±3.08)年,给予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时长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为患者给予ACEI或者是APB利尿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芪苈强心胶囊(国药准字:Z20040141,生产企业: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芪苈强心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患者,此药为口服,4粒/次,3次/d。患者服用后出现副作用表现:心悸、头痛、头昏、面红及头胀等。

观察组:给予心衰1号方进行治疗,其中心衰1号方主要中药材包括茯苓、干姜、党参、猪苓以及炒白术,各15 g,炮附子(先煎)、桃仁以及白芍,各10 g,桂枝、炙黄芪、麦冬及丹参,各20 g,炙甘草9 g,将以上中药材放入清水浸泡半小时,再进行水煎,每天2次,每次100 mL,早晚各服用1次[1]。在进行服药期间,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谷质、饮茶、油腻以及生冷等食物。药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加减,若患者的心悸较为明显,则为其添加生牡蛎和生龙骨[2];若患者出汗量过多,则为其添加黄芪以及浮小麦[3]等;若患者咳嗽且痰多,则为其添加杏仁和苏子,以助于患者平喘化痰[4];若患者出现外感发热,则为其添加细辛和生麻黄再加入附子,帮助患者温阳解表;若患者出现大便干结现象,则为患者添加肉苁蓉进行通便[5]。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方法进行评分,其中有效为心功能≥2级,显效为1级≤心功能<2级,无效为心功能<1级。

其中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并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10分,其中优质为10分,一般>7分,较差>5分,差<4分,优良率=(优质+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利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利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通过为两组患者给予不用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8.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

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5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在老年患者群体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慢性心力衰竭,此病的主要特征为发病快、死亡率高。在中医的范畴中,此病属于喘证、心悸和水肿等[6]。患者发病初期会呈现气虚现象,使其形成血瘀,时间久了便直接转化为阳虚[7]。在中医内科中,通常治疗此病患者主要以利水消肿、益气温阳以及活血通络等为主。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心衰1号方进行治疗,其中的炮附子起到散寒止痛、回阳救逆以及助阳补火的功效,而桂枝则能够帮助患者温脉通络以及散寒解表等作用。炙黄芪能够帮助患者利水消肿并补气生阳,而茯苓、丹参能够帮助患者利水消肿、健脾、活血通络等[8]。而对照组采用的西药治疗,患者服用后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给予心衰1号方治疗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并且在生活质量方面,中医治疗以内外综合调节为主,更加适合用于治疗患者。

综上所述,采用心衰1号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不仅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吉元,李树斌,谢相智,等.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2):27-31.
[2]祝兴超.用自拟方心衰1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06-108.
[3]陶雯.李七一诊治心力衰竭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7):102-104.
[4]曹卫华.用自拟方心衰1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88-89.
[5]王晓燕,李七一,严士海.心衰Ⅰ号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CHOP、GRP78和XBP1的影响[J].中药材,2017,40(5):1195-1198.
[6]刘向阳.心衰1号方治疗慢性心衰的强化利尿作用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6):12-13.
[7]Galvin,Ray.How does speed affect the rebound effect in car travel?Conceptual issues explored in case study of 900 Formula 1 Grand Prix speed trials[J].Energy,2017,28(45):28-38.
[8]Sakamoto M,Fukuda H,Kim J,et al.The impact of creating mathematical formula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39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9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