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阻肺患者运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改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急性加重的影响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31 11:27: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阻肺患者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对其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年内收治的6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有效治疗中利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训练;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何娟,聂冰洁.慢阻肺患者运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改善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急性加重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03-304.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属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1]。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是此疾病常见的症状。多发人群集中于40岁以上人群。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有效的提高了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2]。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受到了关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慢阻肺患者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对其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急性加重的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年内收治的6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已确诊。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50.25±5.35岁),对照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51.25±5.25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者;(2)精神正常者;(3)未参加过肺康复训练者;(4)签订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者;(2)精神异常者;(3)心肌梗死者;(4)未签署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仅采用常规的干预方式进行干预,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回访,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健康宣教、日常用药、合理饮食等进行有效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效的安排好患者的作息时间,每天利用动画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引导,让患者根据动画中所宣教的相关训练流程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在动画宣教之前,护理人员要针对训练的内容,让患者取其合适的体位,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具体如下:

(1)腹式呼吸的训练:根据动画宣传进行有效的练习,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使其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将一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以口部进行有效的呼吸,后期可进行有效的调整,呼吸的过程中患者在宣传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口型的变化。练习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时间的调控。

(2)呼吸操训练:在有效腹式呼吸的过程中,可根据宣传教学加入相应的肢体动作。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每日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时间的合理安排。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呼吸的频率及速度,在动画宣传的过程中可有效的投入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肺康复训练。定期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保证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掌握练习的方式和方法。

(3)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有效训练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控运动的强度。在动画宣教指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实时的监测,运动中心率过大时立即停止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训练强度的调整。护理人员需要将心率的监测方法教于患者,让患者自身引起重视。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根据动画宣教进行有效的练习。

1.3观察标准

在有效的干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对比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情况。(1)肺功能指标的比较。(2)呼吸困难程度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的对比


通过两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2.2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困难程度的对比

通过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困难程度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的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4]。

目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常规的干预手段最为常见。在有效干预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常规干预手段在有效干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点,动画宣教指导下的肺康复训练得到了有效的关注[5]。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性的干预,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显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利用动画宣教指导下行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冯轩,崔婷婷,等.百令胶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36(12):2949-2952.
[2]白丰先,李展,郑大炜,等.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2):1451-1452.
[3]孙德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5):414-416.
[4]郭爱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认知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7,28(5):18-22.
[5]朱娅丽,纪红,黄燕,等.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3):9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